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學術專欄 >> 瀏覽信陽

豫風楚韻獨樹一幟——略論信陽民歌(2)

2013/11/29 15:01:20 點擊數: 【字體:



    燈歌、會歌則是載歌載舞,"花燈高掛就地玩燈","打開場子就地唱戲"是民間習俗,是民間音樂文化生活的重要體現。燈歌、會歌的演唱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逢年過節玩燈時就是燈歌會歌的賽歌會,十里八鄉的歌會班子匯聚一起,你方唱罷我登場,場面熱烈壯觀。
  
    山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句山歌(也稱五句聯、五句頭),如"日頭落山紅彤彤,麻雀鉆進刺蒲籠,噔雞子打鼓天不早,掌柜的假裝耳朵聾,你不收工我收工"。前四句用比興的手法表達歌詞內容,第五句起到點睛作用。再如山歌《慢趕牛》:"山歌本是古人留,留作農夫解憂愁,幾年不把山歌唱,幼年英雄白了頭,人到老來萬事休。"曲調低沉緩慢,伴著老牛徐緩沉穩的蹄聲,唱起來雄渾蒼涼,聽起來引人深思。
  
    田歌是人們從事田間勞作時演唱的民歌。干旱季節人們就架起水車,一邊車水一邊敲著鑼鼓唱著"車水歌";"一上水車把腳挪,邊車水來邊唱歌。"插秧、薅秧時人們成群結隊在田間邊勞動邊唱歌。田歌音調高亢遼闊,節奏自由舒展,通常是一人領唱,眾人和腔,一唱一和,此起彼伏。悠遠清澈的領唱,和著熱情奔放的接腔,在遼闊的田野中匯成雄壯的田園大合唱。
  
    號子是人們在進行繁重體力勞動時用來指揮行動、統一節奏、振奮精神、消除疲勞并具有號召力的一種民歌。主要有夯號子、打硪號子、拉扯號子等,多用于建筑、水利、航運等處。大都是一人領唱眾人和音;歌詞為即興編唱,音律簡單流暢,節奏鏗鏘有力。
  
    信陽是革命老區,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當地流傳著大量的紅色革命民歌,如《紅旗插遍大別山》《窮人調》《送郎當紅軍》等,這些紅色民歌多是采用傳統民歌重新填詞為主。如享譽全國的《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當年紅軍三十二師文藝宣傳隊王霽初同志根據商城民間小調《八段錦》改編填詞而成的。

    三、題材廣泛 風格多樣
  
    信陽民歌蘊藏豐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影響深遠。在中國民歌史中南北方民歌具有不同的藝術特點,而信陽民歌處于這樣的南北過渡帶,民歌的種類十分豐富,兼有南北方民歌的各種特點,這對豐富和完善民歌史有著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產生了根據活動的不同內容而演唱的有比較固定的演唱形式和內容的歌曲,形成了相對程序性的特征。如一唱眾和的夯歌,有問有答的山歌、田歌等。伴隨民俗禮儀活動產生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征。如叫賣曲、喪葬歌、婚嫁歌等。其中既有本土民歌又有外來曲調,長期并存、相互借鑒、融匯貫通、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共存性特征。
  
    信陽民歌在音樂特點上,以民族五聲音階占主導地位,有少量的歌曲如《穿心調》《淮調》等有變宮、清角音,但也多是作為經過音使用的。在調式上,以五聲徵調式為最多,宮、商、羽各種調式的歌曲都有;角調式則僅見于極個別曲目。調式交替較多,轉調則較少見。節奏節拍上生活小調類多為四二節拍;典雅的敘事性民歌多為四四拍;在一些山歌、小調中也有散拍子和八五拍。信陽民歌的曲體一般比較短小,多為一段式。從上下句,三句式乃至四、五、六句式等,還有根據內容情緒需要,采用樂句擴充,曲尾擴充等手法形成結構較長的一段體等。
  
    信陽民歌的曲式、調式豐富多樣,幾乎涵蓋了中國民歌音樂體系的各種類型。進一步發掘、整理、研究信陽民歌,對民族音樂的研究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信陽民歌的發掘、整理、保護和利用工作,對弘揚民族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文明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廣網 2010-04-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