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項城民歌的內容及風格特點
我國從《呂氏春秋?古樂》中關于“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記載,以及《吳越春秋》中關于一首相傳為黃帝(原始社會的一個部落)時期流傳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的記載,都可以看出,民歌在原始社會里就與人民的生活和勞動有密切的關系。項城民歌也是如此,它是在勞動人民長期的社會實踐(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中產生、發展起來的。這些民歌始終伴隨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成為他們表達自己思想感情和愿望的工具,成為他們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精神文化食糧。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3)。項城民歌反映了項城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其表現內容大致有下列幾個方面:其一,反映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愛和恨,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強烈的戰斗性。如《招歌》:
十二月有個十二月歌,
家家準備把年過,
有錢人家殺豬羊,
窮人還得吃窩窩。
其二,反映舊社會婦女受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壓迫,傾吐苦難之情的,如《哭一年》:
十二月來整一年,
小寡婦房中淚漣漣,
家家把年過,鞭炮響連天,
想起丈夫哭皇天,
撇下我奴家真可憐。
其三,有反映舊社會一些貧窮男子因受剝削慘重,家貧如洗,娶不上妻子的民歌。如《鰥漢盼妻》:
十二月來整一年,
鰥漢越思心越煩,
做出飯來無人吃
做出衣來無人穿,
人家過年熱騰騰,
鰥漢過年孤單單。
人家有妻處處好,
鰥漢無妻事事難。
其四,反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和男女間純潔愛情的民歌。如《送情郎》:
送情郎送到大門南,
小妹妹金簪子掉路邊,
我有心拐回去把金簪子找,
舍了金簪子舍不了奴情男。
其五,有反映妻子規勸丈夫邪歸正的民歌。《勸夫》:
東北風刮得陣陣寒,
勸聲郎君別賭錢,
你要記心間。
其六,有歌唱花卉景物,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傳說中的愛情故事,從而寄托人民心中美好的思想感情的民歌。如《對燈歌》:
俺出燈來誰對燈?
什么開花點明燈?
你出燈來俺對燈,
芝麻開花點明燈。
其七,有表現人民在歡渡佳節時所演唱的詼諧曲和滑稽調。如《嚇神歌》:
小小芝麻土里長,
長出棵來樸楞楞,
結出梭來四棱棱,
打出芝麻紅橙橙,
壓出油來青凌凌,
炸出果子黃澄澄,
端出托板敬神圣,
那嗬呀嗨,阿彌陀佛。
總之,就項城民歌來說,所表現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這正如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所說的:“中國的民歌是最豐富而熱情的,比世界上任何一國都有趣味(4)。
項城縣由于地處平原的緣故,所以在民歌的活動形式上一般是以小調、(所謂小調,即是流行于人民群眾中的小曲,它的詞曲比較完整,能夠獨立演唱,反映群眾各個方面生活,抒發人民各種思想感情,它的演唱內容大多是反映婚姻愛情的)燈歌,(所謂燈歌,即是歷代人民在歡度新春和歡度元宵佳節時所唱的民歌。)兒歌(所謂兒歌,即是兒童能夠演唱或是大人專唱給孩子的歌曲。兒歌一般結構短小精悍,語言膾炙人口。宜于學唱。)等三種形式出現的。下面就這三種形式的民歌,總的談談項城民歌的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