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名酒誰為傳
2013/4/16 10:07:4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如果把華夏文明比作一條璀璨星河,那么毫無疑問,中原文明就是其中最閃耀的一顆。
作為中原文明最厚重也最核心的部分,酒文化,與中原文明共生共長,一脈相承。甚至有人斷言,幾千年的中原文化都是在酒里“泡”出來的。
秉承中原酒文化的千年深厚底蘊,河南天中酒業沿襲千年古法秘釀并融入現代科技精華。作為中原酒文化的一朵奇葩,品質,是其精髓所在。那么,天中酒的獨特品質究竟是如何煉就的呢,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其釀造秘密……
水為酒之魂,好酒必得有好泉。好的泉水,清冽如玉,甘甜如醴,釀出的酒,觀之晶瑩清澈,品之味甜至美。在天中酒業園區,有一泉名天中龍泉,水質極佳,富含鍶、鈣、鋅、硒、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微量成分,酸堿度平衡,最適于釀酒。乾隆帝下江南曾三過汝南而飲之,贊曰:“龍泉開壇香十里,佳釀入口醉三天。”用如此好水釀酒,天中酒便擁有了令人艷羨的美酒基因。
曲為酒之母,曲是釀酒發酵的原動力,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酒的質量,曲優則酒優。天中酒汲取五谷之精華,采用高粱、小麥、糯米、大麥、玉米五種純天然綠色食品原料按秘方比例,人工踩制中、高溫曲,
曲心溫度分別在55℃~60℃和65℃~70℃。在偏高的溫度下使得小麥的蛋白質進行美拉德反應,生成大量芳香族化合物。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通過嚴格的培養富集工序制成的天中酒曲,形成了天中酒濃醬諧和、醇厚芳香、后味爽凈、回味悠長獨特的個性風格。
天中酒業數百口老窖泥池,經數十載培育和養護,棲息著多種有益微生物群,綿延不絕的發酵過程中,天中酒選用上好的母糟和糧粉相混合后上甑,一邊蒸酒一邊蒸糧,再經冷卻、加曲等程序,最后入窖發酵。微生物生化過程,產生近百種呈香呈味物質,更增添了天中酒的甘美。其中,混合的比例與蒸酒蒸糧的溫度都非常講究。只有嚴格控制在極其恰當的標準,才能保證釀出好酒。獨特的老窖微生物生態環境,傳統原始的老五甑工藝、多輪泥池發酵和醇厚型工藝的復合,造就了天中原酒獨一無二、無法模仿的品質個性。
在酒的儲存環節上,天中酒也有著獨有的循環貯存法。第一步,儲存于露天酒罐,自然老熟一年,排雜增香;第二步,裝酒轉入百年地下酒窖,長期窖藏,恒溫增香,促進老熟。等待,是涅槃前的歷練之旅。每一壇天中原酒在地下窖要度過漫長的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慢慢地脫胎換骨、去火存珍,蛻去新酒的火氣和雜味,變得愈加醇厚香濃。天中酒業特邀五糧液特級調酒大師負責酒體設計和勾兌,為天中酒融入更高貴的“血統”和更佳的口感。勾兌成型后,還要對產品做全面的理化體驗和感官品評檢驗。聞其香,如萬花綻放,濃香迭來,連綿不絕。
更為值得稱道的是,色譜分析儀等現代化設備引入天中酒的高標準檢驗,使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形成了完美融合,賦予酒體品質更為協調的內涵,從而呈現給消費者最佳的品位體驗。
如今,手工釀酒、純糧釀酒、生態釀酒為一體的天中酒,深得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魏保慶決心帶領全體員工,用3年時間傾力打造一個集旅游觀光、科技研發、生態釀酒為一體的天中酒業工業園區。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繼承天中文化傳統的企業,一個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一個敢于擔當責任、以質量為中心、以豫酒復興為己任的企業,一定能夠在中國白酒的新時代里蓄勢謀大業,濃香傳四海!(朱合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201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