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鯉魚體態豐滿,肉質肥厚,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寧夏以黃河鯉魚為主料烹制的"糖醋鯉魚",于1983年北京舉辦的全國烹調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上受到好評。
黃河鯉魚,自古以來就有“諸魚之長”、“鯉為魚王”、“圣子”等美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鯉魚就被當作貴重的饋贈禮品。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得子,魯昭公送鯉魚作為賀禮。因此,孔子為其子取名曰孔鯉,山東孔府歷史上因此有不吃鯉魚的禁忌。《詩經》中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詩句,而古籍中的 “河”就是專指黃河的。漢代也有不少詩文提到鯉魚,例如“就我求珍肴,金盤燴利于鯉魚。”(《羽林郎》)到了唐代,鯉魚因沾了個鯉字,與“李”諧音,身價倍增,高到了不準食用買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