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棱角的“塊兒”,最健美的肌肉,最讓人羨慕的身材,就與你近在咫尺,讓你眼花繚亂、血脈賁張。這樣的場景不是可能發生,而是篤定要發生——4月10日,鄭州黃金時代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正式和國際健美聯合會職業部簽署了協議授權。明年10月24日至26日,國際健聯職業健美賽亞洲站的比賽( IFBB PRO ASIAN CHAMPIONSHIPS )將在鄭州舉行。
這也將是世界頂級職業健美賽第一次在中國舉行,這對曾經有過多年健美運動員經歷,現在身為鄭州黃金時代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高炎而言,可算是自己從事健身行業以來的一件“巔峰之作”,也是自己諸多成功中非常值得書寫的一筆。雖然還有一年多時間,但對于比賽,他本人已經充滿期待。
健美界的“奧斯卡”
總部設在加拿大,現在已經擁有169個協會會員的國際健美聯合會,成立于1946年,是國際上最大的單項運動協會之一,其主辦的職業健美賽也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健美比賽。黃金時代拿到授權的這項比賽,總獎金達到6萬美元,參賽選手的范圍是所有已在國際健聯獲得職業卡的選手。這也意味著,明年10月份,鄭州觀眾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到世界頂級健美運動員的完美身材,當真是一場視覺盛宴。
能夠從國際健聯得到授權,本身就表明了自身在業界的影響力和所得到的認可。“這充分印證了黃金時代實力和影響力,是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健美史上的壯舉。”黃金時代的官方網站上有關本次比賽的介紹,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這么說吧,就相當于把奧斯卡頒獎典禮搬到鄭州來舉辦了。”高炎這樣對記者解釋說。
人們會經常地感嘆,嘆息為什么奇跡總會發生,而且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而非自己。“那是因為你不夠勤奮,你所有的積累還不夠發生奇跡。和國際健聯的合作非常有淵源,這種淵源的積累出現了今天的奇跡。1999年的一次無意中的野炊讓我結識了當時的職業競賽部的主任,維尼德米里爾,讓我有幸觀摩了奧賽,同時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系。2002年與國際自然健美賽事總監羅賓的相識,使我后來能夠站在美國的舞臺給選手頒獎,也就是和這個羅賓的友誼促成了今天世界最高水平和規格的職業賽事在中國的起航。”
和恒大的合作也頗具戲劇性,也是奇跡的發生。高炎說自己是幸運的,感謝生活,感謝對他幫助的所有人,“當然最感謝的還是自己,我的家庭和妻子,是自己孜孜以求的,努力敬業勤奮的工作和生活,妻子的大力協助。其實所謂的奇跡不過是水到渠成”。
目標: 中國乃至亞洲第一
始創于1998年的黃金時代健身俱樂部,現在已經擁有超過10萬的長期會員,近30家連鎖店,營業面積8萬多平方米,而該機構還正處于高速發展中。“我們已經和恒大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今后恒大在河南的樓盤、健身房都是由我們來做。恒大在地產界的地位眾所周知,能和恒大合作,本身也說明了我們的實力。”高炎說。
“自我感覺才20多歲,能干到七八十歲”的高炎,說他接下來的精力主要會放在健身俱樂部的經營上,因為這是一項“低碳、環保、給人以健康,積德行善”的事業。
深信黃金時代在國內的影響力無人能及的高炎,表示不會再做特別大規模的擴張:“我們就立足于中原經濟區,把以鄭州為圓心,半徑500公里范圍內的兩億人民服務好就行了。”
能做到這一點,就足以實現他的終極目標:“在經營規模、員工規模、員工待遇、經濟效益等各個方面,我們現在在業界還不能算最好,我的目標就是要把黃金時代在這些方面做到國內乃至亞洲第一。”
至于未來的“全國第一”最終是什么歸宿?高炎的回答卻出人意料:“將來我會成立一個基金會,最終把黃金時代捐獻出來,回報社會。能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滿意的生活就很好了,要那么多錢有什么意義?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要看你帶走了什么,而是要看你留下了什么。”
充滿成功的50年
身材不高、謝頂,但渾身上下都透著精干。生于1964年的高炎,不太像很多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對年齡有些忌諱的人。“我50歲了”,他反復說。而這一次拿到“亞洲乃至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職業健美賽”的舉辦權,不過是他“過去50年”中諸多的成功之一。
1982年高中畢業,考上北京理工大學,直到讀完研究生,他在北京理工大學待了7年。那個年代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自不必說,而這不過是高炎學生時代諸多值得驕傲的事情之一:“我高考的分數和當年的狀元就差幾分,我數學競賽經常拿第一,研究生考試全院第一,我的文筆也很好,還能說一口可以和播音員相媲美的流利的英文。”
受父親影響,愛上健美運動的他通過自己琢磨,業余時間訓練,曾在河南省健美比賽中連著拿了4年的冠軍。
上世紀90年代初,高炎離開國企下海,現在旗下有國際貿易、有色金屬加工和黃金時代健身俱樂部3家公司,每家公司的生意都做得風生水起。不僅是財富和事業,他還是非常成功的父親。一對雙胞胎女兒現在正在美國讀高中。“去年去的,她們都是自己考上的,倆人分數都一樣。”高炎非常驕傲。辦公桌上擺放的相框中,一對花季少女笑容燦爛,羨煞旁人。
“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高炎這樣總結自己過去的50年人生。這樣的成功也讓他入選了有著70多年歷史的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友名人榜”。
“從來都是成功,沒有過失敗,你怕不怕哪一天嘗到失敗的滋味兒?”
“怕,當然怕,每天都在擔心會失敗。但正因為這樣的擔心,才會有成功,所謂居安思危嘛。我現在每天只休息5個小時,但用來學習的時間有5到10個小時。學習不是簡單地說你今天看了一本書,明天讀了一部名人傳記,而是要感受萬物,和自己對話。學習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幸福,不斷學習才會進步,沒有了學習的樂趣,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高炎說。
麾下的3家公司從業務上看風馬牛不相及,而這些又和他上大學時學的專業——微波通訊、光導纖維更是八竿子打不著。但能做到這一步,高炎說一切都還是拜學習所賜:“很多人都問我這個問題,這沒什么,關鍵是掌握事物的規律,就像企業管理,雖然各有不同,但還是有相通之處,掌握了規律,就能找到正確的方法。不只是知其然,更要能知其所以然。”
靠身教不靠言傳
就像自己說的“不管是中文講話還是英文講話從來不打草稿”那樣,高炎接受采訪時語速極快,條理清晰,而從中也能讓人感受到無處不在的鋒芒,似乎那練過多年健美的身體里無處不充盈著自信。
“究竟是你這樣的自信造就了今天的成功,還是成功使你更加自信?”
“這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還真不好回答。但從小到大,在我所在區域內,我不允許有人比我更好。”
“但是這樣會不會給周圍的人造成壓力,以至于不好相處?”
回答又是出人意料:“那要怎么看,既是壓力,又是榜樣。”
就是有著這種語言風格的人,在自我評價時竟然用了“平易近人”這個詞兒。“管理企業也好,當家長也好,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傳。我倆女兒這么優秀,其實從小到大我都沒怎么管過,因為工作太忙,都是妻子教育培養,但從我的日常行為中,她們會學到很多東西,對員工也是如此。”
“平易近人”不只是可以從黃金時代的一本內部培訓材料中找到驗證:“永遠牢記基礎員工是我們事業的基石。”這是整個材料的第一句話。還有采訪中的一個細節:高炎請一位普通員工到樓下車里拿份資料。對于董事長交代的任務,員工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高總,我不能跑了,我穿著高跟兒鞋呢。”而面對這樣的反應,高炎卻絲毫不以為忤:“沒事兒,不讓你跑,你慢慢走著去就行。”話畢,小姑娘順從地接過鑰匙下樓了。
這在任何一個單位都可能會引發一頓上級對下級嚴厲的訓斥,卻就這么平穩和順地過去了,自然到不留痕跡。跟他提到這一點兒,高炎呵呵一笑:“我們不是要讓員工怕我們,而是要讓他們愛我們。”有了前面細節的鋪墊,才會相信,這句被無數管理學專家重復過的話,在高炎這兒真的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然后突然想起來他之前說過的一句話:“有了這么卓越的領頭羊,黃金時代不做到業界最好,天理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