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王金平,河南民航永立電梯有限公司總經理
提到電梯,總給人一種金屬冰冷感,但看似文雅的王金平卻在這個行業做得風生水起。
就連王金平也不會想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與電梯行業的偶然結緣,成就了她一生追逐的事業。
從外資企業一名普通員工到公司副總,從白手起家創業到河南民航永立電梯有限公司掌門人,王金平的人生幾經起落。二十多年的風雨征程,使她愈發變得處事不驚,淡定從容。
行業堅守者
1985年王金平從天津大學畢業,順利地進入外企天津奧的斯電梯公司從事文秘工作,古漢語研究出身的王金平對電梯行業并沒有太多概念,外企工作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待遇好、受人尊敬。
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派她去接待幾名來自家鄉河南鄭州國棉五廠的客戶,王金平在接待同時,還出人意料地把公司產品貨梯推銷出去,這讓領導驚訝地發現她身上的營銷潛能,將她轉入銷售部門工作。
這次職位調動,也將王金平以后的生活和電梯行業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1993年,借助奧的斯在河南設立分公司的機遇,王金平來到鄭州分公司擔任銷售經理職務。
當時內陸發展遠比不上沿海地區,對電梯需要量有限,很多人對“奧的斯”不了解,但王金平憑著一股韌勁讓公司產品在中原大地掀起波瀾,她在1995年和1996年連續摘取公司在河南銷售冠軍的榮譽。
借助良好的業績,王金平一舉登上公司副總的職位,就在她打算再接再厲的時候,卻陷入了另一種煩惱。
因為企業大、人員關系復雜、紛爭內耗,這讓喜歡簡單輕松工作環境的王金平難以適應。
思慮再三,她毅然放棄了優厚的職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考慮到自己對電梯行業了如指掌,也積累了一大批客戶和人脈資源,同時具備組織管理能力,王金平認為自己獨立創業并非不可取。
為別人打工是工作,為什么不為自己打工成就一番事業?
2003年5月8號,王金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注冊了永立電梯有限公司,也翻開了自己人生的嶄新一頁。
和其他創業者一樣,永立電梯公司也經歷過一段艱苦歲月。當時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公司在成立半年之內不發工資,將收入作為周轉資金,但在這樣困苦的條件下,大家仍激情高漲。每天下午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飯、喝酒,熱火朝天地討論項目,暢想未來。
回憶起這段歲月,王金平至今仍舊回味無窮:“雖然沒有工資,但大家很高興,感覺過得很充實,那時候我們都對未來充滿了向往。”
由于大家齊心協力,很少計較得失,加上之前在行業內廣泛的人際關系,第一筆簽單很快降臨。
成功的喜悅也讓所有人精神振奮,大家趁熱打鐵,不斷擴大業務規模,公司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人心齊,泰山移”,在最初的四年里,正是企業上下一心,很少計較得失,公司在前進道路上雖有波折卻發展迅速。
在王金平的苦心經營下,本著與客戶共同成長的理念,公司先后與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中國電子研究院、河南省煤化工集團、新鄭國際機場等單位展開合作,良好的工程和認真的態度獲得廣泛認可,王金平和永立電梯公司逐漸在業內聲名鵲起。2008年公司變更為民航永立電梯有限公司。至此,民航永立電梯公司已進入區域行業第一梯隊。
就在企業發展日漸走高之時,王金平卻意外地陷入了人生迷茫。
“自己做電梯時間太久了,覺得有些職業疲勞,心情也變得浮躁,那段時間自己有些迷失方向,想著自己要不要退休?或者轉向投資其他行業。”
關鍵時刻,公司員工的殷切希望、自己身上的責任、周圍朋友的無私幫助溫暖了王金平的心,讓她選擇了繼續走下去。
一路堅持最終收獲了心靈的回報,2011年,王金平“驀然回首”,工作的激情再次被點燃,這讓她有了二次創業的感覺。
如今,王金平也逐漸把精力轉向對人才培養上。在她眼中,人才代表著公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