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偉華,又名付偉華,1956年8月出生,字禺,號低能愚夫、大耳;齋號石緣堂、靈山書屋;河南省滎陽市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少時即愛書法、篆刻,遍臨諸帖。隸習漢碑,楷習顏柳,行習三王,小篆習趙叔儒,金文習毛公鼎。尤喜金文,精于篆刻。書法作品先后入展【全國二屆篆書作品展】、【全國首屆“西狹頌”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首屆“三蘇獎”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鐵人杯’書法篆刻展】等。
傅偉華出生在滎陽高山鎮(zhèn)許村,悠久的歷史讓這片土地始終保持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春節(jié)期間那對聯(lián)上方方正正、筆力遒勁的大字,讓這顆年少的心對書法有了懵懵懂懂的向往,而父親每到佳節(jié)便不辭辛勞到鄰村“求字”的舉動,讓他更加堅定了練習書法的決心。
目標已定,他便自己摸索著練起了毛筆字。凡有時間,他就拿起毛筆練起楷書,但無奈于缺乏老師指點,效果不甚理想。
1974年,傅偉華在上下班的路上發(fā)現(xiàn)鄰村家家戶戶的大門上幾乎都貼著他熟悉的那位寫春聯(lián)老師的字跡。于是他每天經(jīng)過時都會仔細打量那位老師寫的每一個字,到家后,便根據(jù)記憶慢慢臨摹。
功夫不負有心人,傅偉華的毛筆字水平見長,也得到了村人的認可,每每聽到夸贊,一股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同時,一種責任感也涌上心頭,督促著他要把自己的字寫得更好。
1988年,傅偉華偶然中得到鄭州著名的書法家唐玉潤的指點,書法水平大有進步。
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傅偉華的書法在當?shù)匾研∮忻麣猓⒓尤肓藴铌柺袝▍f(xié)會,結(jié)識了很多當?shù)氐臅遥麄冎g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而滎陽市著名的書法家張子仁老師對他的影響頗深,無論是書法還是做人做事。
2002年,傅偉華由于家庭變故,來到了鄭州。他想依靠自己書法方面的特長在這座城市謀得一席之地。
起初,傅偉華開了個字畫店,但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使他不得不選擇了放棄。
然而生活的壓力并沒有讓他后退。他堅信每個人都要靠自己去拼搏。于是,他又拾起了自己曾經(jīng)深愛的篆刻。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篆刻讓傅偉華重新散發(fā)出了光芒。說到篆刻,就不得不提他的漢印作品,構(gòu)圖方整,字體圓潤,渾厚端麗中給人一種穩(wěn)重,透露出一種大漢的盛世氣勢。
到了2007年,傅偉華的篆刻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他在鄭州北古玩城又開起了自己的篆刻工作室,取名“石緣堂”,自己取字“禺”,意為“生而多勞,精神富裕”。在這期間他認識了著名的書法教育家王建國老師,從而又開始了他的新一段書法歷程。
從2009年開始,傅偉華正式跟王建國老師學習書法。在名師點撥下,傅偉華對書法有了全新的體會,書法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他通過不斷的練習,總結(jié)出了屬于自己的書法口訣“搭筆要準、行筆要快、手腕要活、收筆要穩(wěn)。”
付出終有收獲,2010年,傅偉華加入鄭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2011年加入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2013年加入河南省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并任常務(wù)理事。同時他的書法作品在2013年入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二屆篆書展、全國首屆“西狹頌”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首屆“三蘇獎”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鐵人杯’書法展。
談到對自己書法與篆刻期望,傅偉華帶著孩子般的笑說道:“小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拿到全國最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