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文化遺產 >> 文化遺產知識 >> 瀏覽鄭州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古滎葬俗

2013/9/30 16:32:49 點擊數: 【字體:


    我國的喪葬禮俗在舊石器晚期已經出現,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已基本具備。舊時的傳統葬俗大部分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它也是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民俗文化,有一定的歷史性和民族性。中原古滎葬俗就保留了古代傳統土葬的完整套路,在整個中原地區影響深遠。

    古滎當地的葬俗普遍實行木棺土葬,形成小套完整的喪葬習俗,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穿壽衣。無論冬夏全穿棉衣,件數忌雙。

    二、燒倒頭紙。人死了稱“倒頭”,先在大門外燒張燒紙,這叫“發腳禮”,意思是賄賂交差鬼路上好好關照。然后把死尸抬到備好的“草鋪”上,嘴里放一硬幣,稱為“口噙錢”,胸前放一鐵犁鏵,作為震懾之物。再糊一個紙錢袋,裝上金銀(鉑)搭在門檻上燒掉。最后,找一個黑色瓦盆放在草鋪前,稱作“老盆兒”,在里面燒上紙,全家孝子戴孝痛哭。

    三、出魂:在民間人們都認為人死了以后還有一種靈魂到處游動。為了不使死者的鬼魂在家里惹是生非,要請陰陽先生根據死者的指紋判定出魂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全家人全部外出。否則,一是鬼魂走不凈;二是有一股“殃氣”,沖住誰誰遭殃。等過了這個時辰后,家人回來再用銅器敲打一下,以驅趕鬼魂走凈。

    四、報喪:燒罷倒頭紙后,派人通知親戚朋友前來作吊。報喪的形式,早先時期是發喪帖,后來改為口頭通知。

    五、成殮:入殮即是把死者裝入棺材內。棺材內事先鋪上一層草木灰(滲濕),放上九個墊背錢。然后把尸體放進去,把“口噙錢”掏出來。接著,閨女們輪著洗臉,最后,蓋棺封口,成殮完畢。孝子還要去給家族人等挨門磕頭,稱作“跪門”。

    六、出殯:出殯這一天最隆重,請鄉親幫忙,請廚師起火做菜,請大賓、禮相、訂嗩吶、扎灶火、親戚朋友大行祭禮。下午,起靈以前還要成主、堂祭。這些程序完后起靈出殯,長子在靈前摔碎“老盆兒”。

    七、赴三、祭七:埋葬第三天,帶上供品,特別是包好的歲數餃子和湯水到墳上行祭,稱之“赴三”。接下是,每七天上墳祭一次,一直到十“七”算是“七”盡。以后,每周年祭一次,如此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鄭州日報 2013-07-02 作者:左文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