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嵩山婚俗,在登封境內,迎親車隊、婚宴、行禮,等等,東鄉與西鄉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所謂“三里不同鄉,五里不同俗”,很多時候,容易鬧成誤會。
見習記者 劉會賓
通訊員 梁海潮 文/圖
嗩吶鬧喜添氣氛
張麗是登封市大冶人,王兵是大金店人,明天就是他們的大喜之日。結婚的頭天晚上,嗩吶隊演唱團在王兵家門口一直演奏到晚上11點多,除了嗩吶,還有歌曲、舞蹈、豫劇等文藝節目。
結婚請嗩吶演奏是登封婚俗。早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登封經濟相對滯后,群眾文化生活比較貧乏,誰家結婚,好事者當街放一條板凳,再在凳子上放一盒煙,或用紅紙包個紅包,請樂隊停下演節目。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攔轎”看嗩吶表演的也越來越少了。另外,登封講究“送紅”走哪條路,迎親來回還走哪條路,意思是不能讓新娘走兩條路,對心上人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