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迎親成時尚
結婚當天,張麗早早地就起床了,洗臉、盤頭、化妝,然后就是等待車隊迎接。迎親車隊是清一色奧迪,純黑色。在迎親車隊的數量上,登封地區也有不同。有說去迎親時應為單數,回來時為雙數。意即新郎迎親為一人,回來新郎新娘兩個人,“夫妻雙雙把家還”。
迎親的車隊到王兵村口,新人改成了騎馬。如今用騎馬、花轎迎親,在登封農村也成了一種時尚。城區偶爾也有用花轎的。大金店鎮雷村花轎最早,目前已形成規模,一個村竟有五六十乘。
現在,在登封境內大金店鎮大金店村、王上、安廟、文村等地,迎親風俗騎馬、花轎業發展十分興盛。
新娘到家“吉利時”
一城兩個習俗
11點多,迎親的隊伍已抵達。登封城西風俗是以新娘12點鐘以前到家最為吉利。但是在城東,特別是大冶,新娘往往下午一兩點到家也不算晚。
中午婚宴,因為拜親還沒有結束,12點多,婚宴還沒開始,張麗的娘家人很不悅。拜完親,婚宴才開始。不悅的張麗娘家人后來才明白,城西待客基本上是一次性招待,賓客必須等新娘迎娶回來,舉行完婚禮之后才能就餐。
城東大冶等地待客,時興的是流水席。不用借那么多桌凳餐具,賓客來著吃著,和新娘娶回來與否沒關系。
拜天地 城東城西禮不同
拜天地時,禮生在一旁只管指導,并沒有和新郎新娘一起行禮;張麗家鄉的風俗是禮生不是以指導為主,而是直接與新郎一起行叩頭大禮。張麗一頭霧水,大冶和大金店同屬登封,路程不過20公里。
后來張麗才明白,登封東西婚宴不同,禮節也各不相同。城西禮生以喊禮為主,禮生具體指導,新郎新娘在禮生喊唱指導下,向祖宗牌位、父母公婆行禮。禮生只作指導,不行禮。
一個城東一個城西,婚俗有這么多的不同之處,很多時候新郎新娘雙方容易鬧誤會。張麗說:“入鄉隨俗,要尊重對方的習俗。”【原標題: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嵩山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