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發軔,呈巨大的“人”字一撇一捺伸出永濟、通濟兩大河段。如果說洛陽是“人”頭,則鄭州大運河(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正好處于撇捺相交的重要節點。
作為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8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大運河申遺預備名單中,鄭州大運河被確定為“立即列入項目”,被專家評為我國北方目前現存地面古河道保護最好的一段,通濟渠洛口段、洛口倉等作為后續列入項目備選。
隋堤煙柳,醉人畫面入選四城“八景”
“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唐代詩人白居易乘興游覽大運河通濟渠隋堤時詩興大發,熱情贊美讓他如醉如癡的河岸勝景。
12月12日,通濟渠滎陽故城段現存的索須河畔,荒草萋萋,記者怎么也尋找不到昔日這位香山居士的美好感覺。
隋堤不僅是全國交通運輸大動脈,也是景色秀麗的游覽勝地。當年隋煬帝曾率領龐大船隊全國旅游,下面官員為了讓龍心大悅,于渠兩側御道沿途遍植柳樹,疊翠成行,柳絮隨風騰起似煙。尤其是清晨,半含煙霧半含愁的迷離風景更是奇妙,故而得譽“隋堤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