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搜索韓非子的資料,無意間發現一個網上韓非紀念館。點擊進入,看到眾多網友上香祭奠并留言,對韓非的贊譽多發自肺腑,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網友寫道:“歷代帝王皆隱其人,而用其言,人雖逝,而神永存。”
這是確評,韓非無疑是偉大的,他的思想由秦及漢,穿越千年,直至現在仍有其價值。
韓非思想的價值,歷來不被忽視,但韓非的情感世界,卻少有人提及。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韓非評價道:“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少恩”,“慘?”就是透徹到過于嚴酷。這話影響巨大,在人們的心目中,韓非就是一睿智到過分冷峻的人,至于他內心的憂憤,以及對韓國的一片忠誠之心,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在網上查看資料,只看到一個網友由《韓非子》進入到了韓非的內心世界:
“《離騷》是屈大夫的《孤憤》,而《孤憤》是韓非子的《離騷》……韓非以一腔孤憤面對衰世之韓國,其凄厲有令人不忍觀者,于是我知《孤憤》之不得不作,《存韓》之不得不作,而韓非亦不得不死也。”
善哉斯言!
韓非擅長寫寓言故事,其寓言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無論買櫝還珠、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還是螳螂捕蟬,他筆下的300多則生動的寓言故事,蘊含著深雋的哲理,給人們以智慧的啟迪。在他的寓言中,也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
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拿來獻給厲王。厲王叫治玉的匠人鑒定,匠人說:“這是塊石頭呀!”厲王認為卞和欺騙自己,砍去了他的左腳。
厲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拿著那塊璞玉來獻。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鑒定,匠人又說:“這是塊石頭呀!”武王也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