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創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歷代每有修葺,主要構件仍為北宋原物。它是河南省現在最古老的一座木石結構建筑,在建筑學術上具極高價值。殿門有磚雕對聯:“在西天二十八祖,過東土初開少林。”殿內供達摩像,并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東、北、西三壁上尚存人物彩繪23幅,另有5幅在歷代修葺已被毀壞,內容為初祖達摩以下三十六位禪宗祖師。繪制年代約在明末,形象質樸古拙。彩繪以下群肩石上,以及大殿的十二根檐柱,四根內柱,神龕須彌座束腰部分,都雕刻著精美的浮雕。內容包括人物、動物、花卉和山水等,畫面非常豐富,造型生動,構思巧妙,意境悠遠,刀法勁健,皆為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25年)大殿創建時所刻,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少林寺石刻中的珍品,也是我國石刻藝術的寶庫之一。殿前尚有傳六祖手植柏一株,圍四米多,傳說六祖慧能回少林拜祖,用缽盂將樹苗從廣東帶回,植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