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評選結果日前在山東威海揭曉。記者昨日從鄭州市群藝館獲悉,我市選送的舞蹈作品《手舞四季》、河洛大鼓《勸人要有好心態》榮獲作品類“群星獎”,鄭州市群眾藝術館副研究員館員趙力民獲評“群文之星”。曲藝類作品入選并獲得全國“群星獎”,在我市尚屬首次。
“群星獎”是文化部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最高政府獎。每三年舉辦一屆,分音樂、合唱、舞蹈、戲劇、曲藝,以及項目、群文之星(個人)等類別。本屆為全國第十六屆“群星獎”評選,共有884件作品、157個公共文化項目和117個“群文之星”候選人參評。最后共評出作品類群星獎220個、項目類110個、群文之星100個。
本屆“群星獎”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4個門類的作品決賽歷時13天21場比賽。我市曲藝類作品河洛大鼓《勸人要有好心態》入選并獲得全國“群星獎”,是該獎開評以來的第一次,填補了我市在全國群星獎曲藝門類的空白。河洛大鼓是河南省省級非遺項目,它以帶有表演動作的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勸人要有好心態》通過展現當今社會的婆媳關系、鄰里之間、尊老愛幼等社會現象,告訴人們遇事要想得開,懂得換位思考才能對他人多一份理解,用藝術的語言去宣講“正能量”。一名大眾評委表示:“《勸人要有好心態》既貼近生活,又具有時代感,內容深入淺出,寓教于樂,令人信服,突出了中原的地方特色,使廣大群眾領略到中原曲藝的獨特魅力。”
舞蹈作品《手舞四季》由鄭州市群眾藝術館副研究員館員趙力民編創。中州大學16位聾啞姑娘用手“舞蹈”,通過手語描繪四季景色的變化,表達了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比賽現場,《手舞四季》以其獨特的視角、精美的呈現、創新的編創手法贏得廣泛美譽。(原標題:鄭州市兩件作品摘全國群星獎 曲藝類首次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