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黃帝祭典”之爭應走向共贏

2017/4/5 16:11:39 點擊數: 【字體:

  爭議各方不妨多些共贏意識和包容心態,共同致力于把文化符號背后的文化資源做大,走向共贏。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只看到文化資源背后的經濟利益,而忽視文化本身的保護和傳承。

  據媒體報道,對于普通讀者而言,“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丁酉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這兩個概念很難區分清楚。事實上,它們的舉辦地分別在河南鄭州新鄭和陜西延安黃陵,兩地距離數百公里。新鄭的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儀式于3月30日舉行,而黃陵的丁酉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4月4日舉行。黃帝的公祭究竟在哪兒?問題再次被牽出。

  陜西從1955年開始由當地政府主持祭拜黃帝活動,河南從2006年開始舉行大規模祭拜。對陜西來說,數十年的祭拜傳統顯然是重要的競爭籌碼,但對河南而言,對黃帝的祭拜在時間上雖然“晚了一步”,但或許也只能說明是文化意識覺醒的某種遲滯,并不能就此說明祭奠就無合理性。因而,兩地對“祭祀權”的爭奪,其實很難由某種固化的標準給出一個絕對的裁決。

  但換個角度想,兩者之間真的有必要分出一個“勝負”嗎?新鄭是黃帝的出生地,黃陵則有黃帝的陵冢。現在,兩地的爭議主要聚焦于祭祀黃帝應該采取陵祭還是廟祭?說得確切一點,假如對黃帝的祭祀上升為國祭,到底應該在哪里祭?其實,到底是陵祭還是廟祭,國祭又該如何選擇,歷史傳統是一個重要的參考維度。但在國祭沒有確定之前,兩地的祭奠其實可以并行不悖。

  對黃帝的祭祀,主要是強化文化意義上的認祖歸宗。但拋卻文化價值層面的考量,各地其實都沒有回避此舉對于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現實意義。歸根結底,“祭祀權”的爭議源自各地在文化資源上的競爭。可較之于一般性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具有相當大的開放性,并不必然排他。事實上,近年來與黃帝這一文化符號有關的爭論,并不僅僅發生在陜西與河南兩地之間。各地在強化黃帝這一文化符號的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程度不等的助力。這表明,只要是建立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各地挖掘同一符號下的文化資源,完全可以實現共生共存,大可不必過于強調“正統”。

  退一步而言,假如國祭最終選定一個地方,并不代表其他地方喪失了祭奠黃帝的資格,否定了其相關的文化資源。畢竟,文化多元本就好過人為的“定于一尊”。再說,強調文化認同、打撈文化資源也好,瞄準文化經濟也罷,祭祀并非唯一的方式。與其把重心放在祭祀權的爭奪上,不如各自圍繞“黃帝”這一文化符號,做全方位的文化開發與保護,陜西、河南兩地完全可以依據各自的文化資源稟賦,求同存異、協調分工,既強化對黃帝文化的傳遞,也體現各自的特色。

  名人故里之爭、祭祀權之爭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對于文化資源重要性的認知水平在提升。只要不偏離文化的初衷,其實是好事。爭議各方不妨多些共贏意識和包容心態,共同致力于把文化符號背后的文化資源做大,走向共贏。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只看到文化資源背后的經濟利益,而忽視文化本身的保護和傳承。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