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之死,與淮南王英布造反直接相關(guān)。劉邦御駕親征,交戰(zhàn)中被亂箭射中,回京的路上就病得很厲害了。呂雉為他請來良醫(yī),醫(yī)生說病可以治愈,但劉邦卻拒絕治療。 《史記》是這樣記載(《漢書》對此記載相同):“醫(yī)入見,高祖問醫(yī)。醫(yī)曰:‘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醫(yī)生出門后,劉邦向呂雉交待了后事。
病可治卻不治,寧死,這事聽起來真是蹊蹺。難道如史籍所說,劉邦真以為自己是赤帝之子天命所鐘么?劉邦的傲慢,《史記》《漢書》均多次提及,定然不假,但其智識超人,不可能真的以為有天帝相佑。
是否可以這么大膽猜測:劉邦是想死。為什么想死?不想看到那些功臣在自己手上一個接一個地被誅滅。楚漢爭鋒劉邦勝利稱帝后,先是殺燕王臧荼、潁川侯利幾,接著殺代國相國陳豨,然后是殺大功臣淮陰侯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但功臣造反還是前仆后繼。估計劉邦也殺怕了,心焦力瘁了。特別是與他同年同月同日生、自幼交好又一起從灃縣起兵、為漢朝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盧綰,這時與陳豨聯(lián)手造反的跡象已明,他已經(jīng)派心腹樊噲去鎮(zhèn)壓了。盧綰,殺還是不殺?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載:在所有臣子中,劉邦對盧綰最好,“出入臥內(nèi),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 ”所有人都可以造反,盧綰最不當造反,可是他還是反了,這時的劉邦終于感到絕望了吧?
選擇適時病死,或許也是劉邦一生中重要的決策之一:雖然誅殺了功臣,畢竟沒有親手誅滅兄弟。或者還可以這樣猜測:他此時已經(jīng)無法控制野心勃勃的呂雉?又或者身為帝王,他連最愛的女人戚夫人、最愛的兒子劉如意都保護不了,感到力不從心了?(儲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