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蔡士俊在鄭州重操舊業,先在西二街開了一個小店,名為《京都蔡記餛飩館》,經營蒸餃雞絲餛飩,生意比較紅火,除養家外,還略有結余。 1928年,蔡士俊的長子蔡永泉隨父學藝,由于蔡永泉能吃苦耐勞,上進好學,很快得到了父親的真傳,掌握了經營的經驗。由于蔡士俊老先生年事已高,經營的 重擔自然就落在了蔡永泉的肩上。蔡永泉經營有方,生意越做越活,聲譽越來越高,收入逐年增長,因此投入了部分資金擴大再生產,買下了德化街100號半間小 樓門面房,將店鋪從西二街搬遷至德化街經營。
從此,就在德化街扎下根來。在經營中蔡永泉不但完全保持了祖傳技藝,而且在經營理念上也大有改觀,堅持質量第一,薄利多銷,寧肯虧本也不做有損顧客利益 的事,極力維護蔡記蒸餃的聲譽,深受顧客的贊賞。因此生意越來越好,越做越大,蒸餃雞絲餛飩被譽為鄭州最著名的風味小吃,堪稱一絕,且譽滿中原。 1945年《京都老蔡記》已發展到三間餐廳,一間半小樓,一個大席棚,生產人員已擴大為十多人,經營規模再次擴大。1948年鄭州解放了,生意更好做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下,于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京都老蔡記》 獲得新生,蔡永泉先生出任經理,將《京都老蔡記》這個百年老字號保留了下來,發揚光大。經營擴大了,能容納顧客二百多人,經營和生產人員由原來的十多人增 加到六十多人,每天供應市場一千多籠蒸餃、兩千多碗雞絲餛飩,基本上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蔡永泉任經理期間,曾獲得上級多次表彰和獎勵,并當選為鄭州市二 七區人民代表,區政協委員,市政協委員。

京都老蔡記餛飩館
京都老蔡記發達的主要原因首先,重視產品質量。京都老蔡記蒸餃雞絲餛飩的制作方法獨特,與眾不同。它的面、餡選料考究,都要精研細做,從不作半點的 虛假事和省工減料,否則就不能成為美味可口的風味小吃而百年不衰。如果哪天未采購到上好的原料,寧肯停業不做生意也不糊弄顧客,損害信譽!毒┒祭喜逃洝 從不單純追求成本利潤,而是通過不斷提高質量,采取薄利多銷的方法招徠顧客。其次,注意招待藝術。凡到過《京都老蔡記》的顧客,都能切身感受到它的員工說 話和氣,熱情有禮,服務周到,有賓至如歸的氛圍。第三,處處為顧客著想。外地客人帶的干糧、涼饃等食品。負責加熱且不收任何費用,來料加工迅速及時,滿足顧客的要求,加工成熟食品,并且僅收少量的加工費。
《京都老蔡記》的現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惠民政策,使百年老字號《京都老蔡記》煥發了青春,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有了用武之地!毒┒祭喜逃洝返谌鷤魅瞬毯晚樀刃值芙忝脦兹俗粤恕毒┒祭喜逃洝飞虡耍瑢⒆嫔系恼麸滊u絲餛飩絕藝傳承了下來,開始了新的經營。原來在德 化街的《京都老蔡記》餛飩館,由于時代的變遷,幾經周折,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遷至管城區商城路城隍廟附近,經營了十多年。由于誠信經營,質量過硬,選料寧缺 勿濫從不虧待顧客,生意格外火爆,顧客盈門,營業收入不菲。

京都老蔡記餛飩
為了滿足顧客需求,擴大經營項目。由于此時正值舊城改造之際,《京都老蔡記》于2005年搬遷至管城區城東路與城北路交叉口106號,此店由蔡氏第三代傳人蔡桂娥女士經營,店面200多平方米,經營人員二十多人,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收入很不錯。南陽路185號則由蔡氏第三代傳人蔡美娥女士經營,面積300 多平方米,員工二十多人,生意也異;鸨2淌系谌鷤魅瞬毯晚樝壬灿2005年搬遷至金水區經三路中段經營,規模頗為龐大,F有員工九十多人,管理人 員十多人,營業用房為四層樓房,面積1600多平方米,大廳600多平方米,大、小包房30余間,可同時容納500多人就餐。
大眾消費與中、高檔消費兼容,顧客可自由選擇消費水準,既方便了顧客,也滿足了消費者需求。擴大規模后,年營業額達到三百多萬元,為國家增加稅費十多萬 元,解決了一批城市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的待業問題。年發放職工工資七十多萬元,純利潤二十多萬元。 ; 為了滿足更多的顧客的需求,《京都老蔡記》第三代傳人蔡和順先生攜兄弟姐妹正研制速凍蒸餃,到時讓更多的人都能品嘗到《京都老蔡記》正宗的蒸餃雞絲餛飩。 百年老號《京都老蔡記》正以嶄新的姿態笑迎八方賓客。堅持“誠信經營、質量第一、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為《京都老蔡記》蒸餃雞絲餛飩遍布中華跨出國門而 努力奮斗。5月15日,由河南省商業行業協會等單位認定的首批“河南中華老字號”正式出爐,企業上榜“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