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侂胄(1152-1207),字節夫,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南宋權相,一生毀譽參半。北宋名臣韓琦的曾孫。父娶宋高宗皇后之妹,韓侂胄以恩蔭入仕。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他與宗室趙汝愚等人擁立宋寧宗趙擴即皇帝位。宋寧宗即位不久,韓侂胄就逐趙汝愚出朝廷。從此,掌握軍政大權達13年之久。在他擅權的前7年,制造了慶元黨禁,凡與黨人有牽連的,不得任官職,不得應科舉。開禧元年(1205年)為平章軍國事,立班丞相之上。韓侂胄當權的后期,為立蓋世功名發動了開禧北伐,曾取得一些進展。同年五月寧宗下詔伐金。但正式宣戰后,南宋各路軍隊節節敗退,韓侂胄遣使向金請和。開禧三年,史彌遠等人謀殺韓侂胄,朝廷大權落入史彌遠手中。韓侂胄被殺之后,朝廷沒收他和他的黨羽們的土地。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按照金的要求,鑿開韓侂胄的棺木,割下頭顱,送給金朝,訂立了屈辱的《嘉定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