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當鄴縣縣令時,這豐樂鎮叫永樂埔。跟永樂埔對過兒,漳河那邊的村里有老夫妻倆,沒有地,靠賣豆腐過日子。
一天,老兩口推磨磨豆腐,手忙嘴不閑,嘮叨起西門豹來。老婆兒說:“酉門豹大夫真好,算得個清官哪!”老頭兒一聽:“屁!相干的事,在他眼皮底下他倒不管!”老婆兒問:“啥?”老頭兒說:“城里那個老鹽店,短斤少兩,坑了多少人!今兒稱他一斤鹽,又是少二兩。西門豹也不推磨賣豆腐,他知道這血汗錢是咋來的?鹽店干這號缺德事,他咋不管管?他西門豹到底清不清,我還要再瞧瞧哩!”老婆兒聽他粗聲大氣地說,怕外人聽見,忙說:“嘿,你小聲點兒,傳到西門大夫那兒,可不是你的啥福氣。”老頭兒說:“怕啥?他名字怪厲害,吃不了人!”
他倆不知,西門豹正來村里察訪,看好兒經過他家門口兒,這話都叫西門豹聽見了。第二天,西門豹把老頭兒傳到大堂,問他:“賣豆腐的,夜兒個①你們老兩口一邊推磨,一邊對本官說長道短,可有此事?”“啊!”老頭兒心里一驚:這西門豹真神!俺在屋里說話,又沒別人,他咋知道啦?唉,就就是說了,看你把我咋著。想到這兒,老頭兒說:“有啊!”西門豹又問:“你是認打,還是認罰?”老頭兒說:“隨便!”西門豹說:“好。給你一斤鹽錢,罰你替我到老鹽店稱斤鹽來。”老頭兒一聽罰他稱鹽,心想:就去替你稱來,看你還咋著?
老頭兒把鹽稱回來,西門豹叫人用秤一稱,只有十五兩②,就說:“賣豆腐的,半路上你打拐了吧,咋只十五兩啊?”老頭兒一聽這話就火了:“老鹽店賣鹽從來不給夠秤,在你眼皮底下你不管,倒說我拐了你的鹽。你罰我稱鹽,栽贓害人,你好狠啊!”西門豹說;“栽贓不栽贓,咱要弄個清楚。來人,傳老鹽店掌柜上堂!”
老鹽店掌柜一到,西門豹拿起那包兒鹽,問他:“掌柜的,這鹽是我打發賣豆腐的老頭兒剛從你店里稱來的,記得吧?”老鹽店掌柜說:“記得!記得!”“給錢了沒有?”“一個不少。”
“多少鹽?”“一斤。”“拿去再稱稱!”
老鹽店掌柜把鹽一稱,少了一兩,忙說:“大人,傭人一時看錯了秤,沒有給夠,我給添上。”西門豹把驚堂木一拍:“胡說!百姓罵你自打開店以來,總是短斤少兩。你賣了多少年鹽?多賺多少銀兩?你可知罪?”老鹽店掌柜知道賴不過,趕緊磕頭認罪,西門豹大聲問:“你是認打,還是認罰?”老鹽店掌柜說:“認打打幾板?認罰罰多少錢?”西門豹說:“認打,重打一百大板!認罰,罰你買頭毛驢送來!”老鹽店掌柜怕這一百大板送了命,磕著頭說;“我認罰!我認罰!”
老鹽店掌柜買頭小毛驢進來了。西門豹拉著賣豆腐老頭兒的手說:“老人家,念你老兩口上了年紀,推磨勞累,這頭毛驢送給你們啦!”賣豆腐老頭兒流著淚說:“西門大夫,我錯怪你啦!”
講述者:張鴻孝 男 70 歲 安陽縣豐樂鎮農民 上過私塾
采錄者:張楚北 男 46 歲 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干部 高中
1982年4月5日采錄于安陽縣豐樂鎮
①夜兒個:昨天。
②十五兩:舊制一斤十六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