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上古圣帝。在其擔任部落首領之前,曾在今山東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為業,其居地世稱為陶丘。另說堯帝少年聰穎,十三歲時就協助其兄摯帝治理天下,因功勞封在陶丘,十五歲時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稱陶唐氏。堯開首創禪讓制,死后把帝位禪讓給了沒有血緣關系的舜。堯賢明民主,為世所敬重。后世子孫或以技藝為氏,或以封地為氏,稱陶姓。他們尊奉唐堯為陶姓的得姓始祖。
如今,陶姓在江蘇、上海、浙江三省區分布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陶姓人口的百分之23%。
陶姓南遷要早于其他姓氏。早在兩漢時期,陶姓已有人渡過長江并繁衍生息。陶姓頗多品性高潔之人。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山中宰相陶弘景,率眾起義的陶峙岳,不同流合污的陶鑄等。
陶姓起源:
1、出自唐堯,據《元和姓纂》和《姓苑》記載,堯擔任部落首領之前,以制作陶器為職業,其后子孫有以其職業技藝命氏,稱陶姓。
2、亦出自唐堯。據《辭源》記載,相傳堯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東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縣),其后子孫以封地為姓氏。
3、出自虞舜。據《元和姓纂》記載,西周初年,舜之裔孫虞思,官至陶正(管理陶質器物制作的官職),其子虞閼承襲父職,其后子孫以官為姓。
4、以職業為姓氏。據《風俗通》所載,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鑄工)為職業,從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為姓的。
5、避諱而改。據《宋史本傳》所載,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晉祖諱,改姓為陶。
6、源自他族改姓。滿族陶佳氏、托和羅氏、達斡爾族葉欽氏、古隆氏,錫伯爾族托庫爾氏漢姓均為陶。今白、傣、京、苗、瑤、彝、布朗、蒙古、回等少數民族均有此姓。
陶姓最初是以山東定陶為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