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圈大家都在討論一件裙子的顏色,到底是“白金”色還是“藍(lán)黑”色,今天我想問問大伙兒你知道什么樣的是元宵,什么樣的是湯圓嗎?其實(shí)在古代,人們將之統(tǒng)稱為湯元。后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以及淵源的不同,南方人將之稱作湯圓,北方則稱之為元宵,二者的加工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的做法是“滾”。元宵的餡是小方塊,一般用青紅絲、花生米、香油、果醬、白糖等攪在一起,然后搗碎、壓餅、切塊。把餡蘸點(diǎn)水后,放到盛有糯米粉的笸籮里搖,搖得快滾得快,越滾越大,越滾越圓,那情景就好像是滾迷你雪球,元宵慢慢地就形成了。
湯圓的做法是“包”。做湯圓需要把糯米粉和成面,揪一小團(tuán)濕面,捏成圓片的形狀,然后把餡放在糯米片上,用手邊捏口邊在手心揉團(tuán),這樣,一個(gè)光溜溜的湯圓就好了。
小小的元宵寓意著團(tuán)圓、幸福、美滿,承載著中華民族兩千年的飲食文明和美好的祝福。吃元宵也要不忘健康:
1、元宵的“皮兒”是糯米做的,糯米中含的是支鏈淀粉,不好消化吸收。所以,吃元宵要適量為止。 2、注意“餡”井。元宵的“餡兒”,除了黑芝麻、豆沙、桂花、紅豆等主料,其中用了不少的動(dòng)物油脂。3、控糖很重要。為了滿足高血糖朋友的需求,不少商家推出了無糖元宵。用木糖醇代替了蔗糖,但其中碳水化合物、油脂的含量并沒有減少,木糖醇對(duì)血糖升高的影響可能不那么明顯。
4、預(yù)防意外。糯米比較黏,小孩子容易被元宵粘住食道并阻塞呼吸道而出現(xiàn)意外。最好分成小塊再給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