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桿跳是開封傳統舞蹈項目,又叫“獨桿轎”、“抬老四”,起初是諷刺好吃懶做的人的一種游戲。
獨桿跳的道具是一根直徑18-20厘米,長5-6米的木桿,前面固定一丑角坐的小椅子,后面固定150斤沙包壓重,中后方用一小木車將長桿支撐起來,以便活動。表演時,前面鑼鼓開道,兩位扮演差役或隨從的人猛力下壓沙袋,坐在木桿前面扮相七品芝麻官或是濟公、媒婆的丑角便被壓上4-5米的高空,與觀眾互動并做詼諧的表演。在人群眾多的節會上,表演效果非常好,營造出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
開封獨桿跳起源于北宋時期,每逢春節、元宵節等,在廣場、街頭經常有獨桿跳的表演。獨桿跳動作驚險,表演詼諧幽默,節日期間在人山人海的廣場街頭,利用杠桿的原理,將演員壓上4-5米的高空,使遠近的觀眾都能看到演出,參與到節目中來,互動性很強。
獨桿跳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表演形式風趣易懂,通過對善的褒揚和對丑的嘲諷起到教化的作用,集中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格。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