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西晉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市)人,字仲容,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并稱“竹林七賢”。阮咸是阮籍之侄,與籍并稱為“大小阮”。阮咸也是著名的音樂家,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他生平放浪不羈,精通音律,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作有《三峽流泉》一曲。(《三峽流泉歌》李季蘭引《琴集》曰:“《三峽流泉》,晉阮咸所作也。”)
典故:與豬共飲
阮咸自命為不守禮法的超脫人士,因此,他請族人喝酒,不耐煩用小杯小碗斟來斟去的,大家圍在酒缸旁,有的隨便用容器,有的直接用手掬起來便喝。魏晉時代,是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高床高椅的,一般是在地上鋪一張席,跪坐在席上喝酒吃飯。
有位族人把頭伸進酒缸里喝個痛快,其他人跟著效法,臉上、頭發(fā)上,全沾滿了酒,酒缸中也沾了不少人的污垢、頭發(fā)、汗水,大伙也不以為忤,喝喝笑笑,手舞足蹈,快樂似神仙。
有一群豬過來了,“嗯,嗯”,豬也聞到了酒香,拖著笨重的身軀,蹣跚地爬了過來,靠近了酒缸。“砰”的一聲,豬也學(xué)著阮咸,把腦袋浸入了酒缸,“呼嚕”、“呼嚕”大口地吸著聞到阮咸盆里的酒味還挺香的(那時的酒,由于人們還不會蒸餾技術(shù),度數(shù)都比較低,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啤酒的度數(shù)),于是就跑過去也“呱唧呱唧”地喝起來,而阮咸不知是醉得迷糊了還是怎么著,也不嫌豬臭,也不趕這些豬,就在豬中間擠過頭去,把嘴伸到盆里,和豬共飲。眾人大笑,傳為奇談。
詩作:八斗才糧拋子建,一方靈寶擲桓玄。家叔哭窮卻誰笑,正是阮咸急揮鞭。小頸秀項可青睞,大名高聲皆白眼。我欲邀卿常漫舞,青絲白發(fā)老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