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走進開封 >> 印象開封 >> 瀏覽開封

建都開封老丘的夏王杼及其歷史功績(下)

2013/11/9 10:48:45 點擊數: 【字體:

    通過開封歷史文化工作者的不斷努力,開封杜良鄉國都里作為夏代第七位王杼的都城,已經引起省內外不少專家、學者的關注和認同。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開封,其主流文化(或主體,非正統)王朝或政權建都時間的長短、朝代次數的多少,都是最初當選中國大古都的硬條件,也是評判歷史文化名城內涵豐富深遠的重要依據。因此,深入發掘開封歷代帝王在開封建都時間、朝代次數,對于進一步增加開封城市文化的厚重感,提高其在八大古都中的名次排位和國內外的知名度,既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

    公元前2080年(寒浞四十年),少康又命長子杼領兵攻打“戈”地的軍。戈邑是寒國的第二大諸侯國,國君是寒浞的次子,此人勇猛善戰、威震八方。面對強敵,杼并沒有畏懼,他采取“示弱、引誘、驕兵”的戰術麻痹,使其喪失警惕性。一開始,杼派老弱之兵與敵交戰,使誤以為夏朝沒有強兵而產生輕敵思想,盲目率兵追殺,結果闖進了杼精心設置的伏擊圈。然后,杼率領有虞氏主力突然向發起進攻,一舉殲滅了有窮氏軍,也被殺,為少康復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寒浞兩翼被剪后,杼和伯靡隨即率有虞氏、有鬲氏軍大舉進攻夏王故都斟,大敗寒浞的有窮氏軍。寒浞自殺未遂,被伯靡凌遲處死。

    少康收復了夏朝故都,結束了寒浞篡權四十載的統治。他勤政愛民,專心農業水利,史稱“少康中興”。少康在位21年后病死,葬于陽夏“戈”地,在太康縣城東南王陵村少康陵,與夏王太康陵同在一地。

    由上述情況可知,早在夏王少康時期,杼已經成為一名獨當一面、功績卓著的重臣,為少康復國夢想的成功實現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夏王杼所建立的功績堪比大禹、少康

    少康末年,夏朝與東夷關系惡化,少康一直想征伐東夷,但卻在此時得病而死。少康死后,夏杼繼承王位。據漢代司馬遷《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記載:“帝少康崩,子帝予(杼)立。”夏杼繼承王位時,少康王都應在太康去世的“陽夏”一帶,后遷往“原”(一說在河南濟源西北,疑在中牟西北原圃、原陽西南原武一帶)地。4年之后,夏杼為了完成少康征伐東夷人的未竟遺愿,建立更大的夏后疆土,穩定夏王朝的統治,將王都向東遷到距離東夷人居住地較近的老丘(今開封杜良鄉國都里),并迅速向東夷人發起進攻。戰國時期《竹書紀年》記載:“帝杼居原,自遷于老丘。”

    在首次攻打東夷人的戰爭中,夏軍遭到了東夷人的頑強抵抗,杼的軍隊被善射的東夷人的長距離武器弓矢所狙擊,遭受不小的損失,進攻被迫停止。退回王都老丘之后,夏杼苦思冥想,終于創造發明了用獸皮制作防御弓箭殺傷的盔甲。兵士們穿上后,較好地起到了防御東夷人石刀砍、石箭射的護身作用。夏杼還發明了石矛,可用于大量殺傷東夷軍,夏軍的戰斗力因此大大增強。這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戰甲、石矛的開始。

    有了戰甲、石矛之后,夏軍連打勝仗,疆土不斷擴大,國勢開始進入鼎盛期。在同東夷族的斗爭中,他一直將東夷人驅趕到了東海(一說在山東菏澤、巨野一帶)邊,進一步擴大了夏朝疆域,降服了東夷各氏族。

    除了打敗東夷人之外,杼還在東海邊打敗了三壽部落,與涂山氏女系部落首領“九尾狐”再次建立了聯姻關系。據先秦古籍《山海經·海外東經》郭璞注引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少康中興后,杼子征于東海,及王壽,得一狐九尾。”從而,使東夷各族進一步融入華夏民族之中,夏朝社會生活安定,經濟持續發展。夏王杼因此也被夏朝臣民捧為可與“大禹治水”、“少康復國”功德齊名的圣王,得到歷代夏朝子民的膜拜,對之施以“報”的禮儀,并稱之為“大禹之再來”。因此,中國最早的國別史《國語》有記載:“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就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

    三、開封無愧于華夏歷史文明核心地之稱

    事實證明,夏王杼征伐東夷確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到了杼的兒子夏王槐(又作芬)繼位時,中東部地區風夷、黃夷、于夷、方夷等九夷,均主動來開封夏都王城老丘朝見,重新承認夏朝的統治地位。可以說,夏王杼的東夷之戰,不僅加強了夏、夷之間的交往和聯系,同時也使夏王朝的統治由中原地區擴展到山東等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及淮河流域,進一步促進了這些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華夏民族的形成,也對當時兵器和軍隊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從“太康失國”到“夏杼繁盛”,共約百年。如果將夏朝建國當做中國歷代王朝興起之初,那么,夏王啟可稱為首開“家天下”的創始人,夏王太康可稱為最早游樂失國的“昏君”,“少康中興”可稱為由“亂”到“治”的歷史轉折,而夏王杼創造的由“治”到“盛”局面的出現,才是夏朝真正意義上的鼎盛時期。

   據北宋哲學家、易學家,有“內圣外王”之譽的邵雍(1011~1077)著《皇極經世》“夏代年表”記載,開封老丘作為夏代建都時間最長的王朝之地,前后大致歷經152年之久。

    宋代邵雍的“夏代年表”列有17位王,自公元前2224年至公元前1766年,共計458年,而現在的“夏商周年表”也列有17位王,自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共計470年,與戰國時期《竹書紀年》記載相同。至于上述哪個推斷更有確切的文獻依據,還有待于歷史驗證。

    但是,即使按照宋代邵雍的“夏代年表”計算,夏代自公元前2052年王杼建都開封老丘始,至公元前1900年之后王廑遷都西河(疑為“羲和”諧音)止,在開封建立夏朝王都的時間至少也有152年。放下大禹、啟、太康、仲康、桀等是否建王都于開封陽城、“啟之居”、昆侖丘三層臺、傾宮等歷史懸案暫且不提,夏朝建王都于開封老丘的時間之長、華夏歷史之厚重,在國內也絕無僅有。

    這也是我們認為開封是華夏歷史文明核心發源地的原因之一。夏朝六代王都開封老丘的厚重文化和輝煌歷史,完全可以與戰國時期建都139年的魏國大梁、宋代建都167年的東京開封相媲美。

    夏王杼建都開封老丘的歷史功績,是河南打造中原“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值得開封人民自豪,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忘記。作者:韓鵬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綜合資訊(2013-05-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