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走進開封 >> 印象開封 >> 瀏覽開封

大相國寺和開封評書

2013/10/31 16:10:58 點擊數: 【字體:

大相國寺和開封評書

大相國寺

上個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大相國寺可算是開封城里第一等熱鬧的去處。那時的大相國寺不是佛教活動的場所,也沒有一個僧人在里面住,相國寺那時不是寺院,而是開封市內一個集娛樂、休閑、餐飲、文化活動于一體的中心場地。那時的大相國寺沒有大門,只有一個牌坊,人們可以隨便出入。從馬道街可以進東角門直接來到藏經樓前。西邊北邊更是沒有院墻,四通八達,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大相國寺是開封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人。大相國寺西邊是個大市場,有日用百貨,也有寄賣商店,還有許多飯店。市場邊有三個戲院,一個叫工人劇場,一個叫和平劇場,還有一個叫火神廟的地方也是一個劇場。開封市豫劇一團、二團,還有外地劇團就在這三個劇場演出。50多年前,有一年農歷七月初七,豫劇一、二團都排演了《牛郎織女》,開封市民踴躍觀看,有的為了排隊買票一宿不睡。

大相國寺藏經樓后面是開封市青年宮,可以開大會和演出,每天都有舞會,還有對外開放的乒乓球臺。世界冠軍鄧亞萍的父親鄧大松上世紀50年代在開封工作,他的球技就是在青年宮練出來的,后來鄧大松成了河南省男子單打冠軍,才調到鄭州。現在的大相國寺方丈室那里是大眾俱樂部,里面每天有許多人下棋打撲克,還請外地象棋名家來這里比賽和表演。天王殿里面和前面的廣場是開封市兒童樂園,有許多玩具和器械,孩子們在這里玩得十分開心。大雄寶殿60年代初期是開封市文體館,是打乒乓球和棋類活動場所,開封市的乒乓球和棋類比賽也在這里進行。當時的大相國寺,是名副其實的開封市民和青少年文體活動中心。

大相國寺還是三教九流集中的場所,里面也不乏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他們的武術表演吸引了不少觀眾,其中最有名的是馬華亭打彈弓和小辮兒摔跤。大門里邊往西有武術大家馬華亭的武場,馬華亭在這里進行武術表演。馬華亭先生鶴發童顏,長長的白胡須,神采奕奕,只見他拉開弓,弓弦響處,飛出一顆泥彈,把另一顆擺在玻璃杯上面的泥彈打得粉碎,玻璃杯卻紋絲不動,贏得觀眾一片喝彩。小辮兒名叫沈少三,是回族著名跤手,他父親就是享譽全國的北京天橋神三,即沈友三。沈少三從小得父親真傳,但上世紀40年代家生變故,遇到困難,開封東大寺的回族鄉親對他父子一家伸出援手,讓他們在開封安身成家,在東大寺傳授跤術。沈友三去世后,小辮兒(沈少三)在大相國寺開了個跤場,進行武術、石鎖和摔跤表演,全是實打實的真功夫。后來,沈少三擔任河南省摔跤、柔道總教練,成為全國摔跤界一代宗師。2006年,年已80歲高齡的沈少三榮獲中國摔跤協會頒發的“杰出貢獻獎”。

除了這幾位武術名家的固定場子外,還有一些走江湖打把式賣藝的場子。幾個人敲起銅鑼,吆喝幾聲,拉開場子就表演起拳腳功夫,表演過后就收費,或者賣膏藥和跌打損傷大力丸。大相國寺也是占卜算卦的集中地,有看面相、手相、麻衣相的,有測字的、求簽的、小鳥兒叨字的,還有看相帶取痣的,真是五花八門。

大相國寺里面的小吃更是舉不勝舉,經營品種和熱鬧程度,絕不亞于現在的小吃夜市。品種有糖糕、肉盒、煎包、雞蛋灌餅、炒涼粉等,還有叫不出名字的小吃。大相國寺里面小販的叫賣聲和空氣中飄蕩的誘人的香味,總是使人流連忘返。

大相國寺里的評書表演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我在上小學。大相國寺里最吸引我這個小學生的,不是以上說的那許多好看、好玩、好吃的地方,而是到大相國寺里聽說評書。我聽說書入了迷,星期天或假期時往往在大相國寺里一聽就是半天。大相國寺里的曲藝節目不光評書一種,還有相聲、墜子、三弦、大鼓詞、山東快書等許多種。各種曲藝場子幾十個,里面表演的藝人不乏全國名家。如開封相聲演員徐寶瑜和楊寶璋,相聲大師侯寶林、劉寶瑞等同是寶字輩的相聲演員,算是同輩的師兄弟。說評書的有段紹周、吳志英等人,還有一個連說帶唱的說書人紀萬春也很有名。

當時大相國寺里較好的評書場子設在茶館里面。前幾排是茶座,觀眾座位前有桌子,上面放有茶杯,伙計不時給添茶續水,聽書帶喝茶,收費當然要高些。后面是幾排長條凳子座位,光聽書不喝茶,再往后面就是站客了。茶座上的客人是先付錢的,只管悠然自得地喝茶聽書,坐在長條凳上的客人是聽一段交一次錢。說書人說到緊要處,把驚堂木往桌上一拍,“要知后事如何——”就戛然而止,然后端起一個藤條編的小盆子,到坐在長條凳上的聽眾那里一個一個收錢,每段書收一分二分。說書人收過錢回到臺上,把錢整理一下,裝到衣兜里,接著往下講。擠在后面的站客都是來聽蹭書的,說書人也不和他們計較,所謂“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捧個人場”吧。當年我大都是在那里站著聽蹭書的,偶爾身上有幾分錢,也會坐在那里聽幾段。

更多的場子是在廣場中間用繩子圍起一片地方,立幾根木柱子,上面搭一塊大布遮擋陽光,里面設有茶座,擺幾排長條凳子讓聽眾坐,也是說一段或唱一段收一次錢。聽眾多少就要看演員的水平了,受歡迎的演員的場子里面,觀眾總是擠得滿滿的。也有的場子稀稀拉拉沒幾個觀眾,演員表演起來也沒有精神。

那時我最喜歡聽武俠評書,不太喜歡聽墜子、大鼓書等。我非常欽佩書中那些武功高超、俠肝義膽的俠客和劍客,書中曲折的故事情節使我聽得津津有味。《雍正劍俠圖》、《三俠劍》等評書都曾使我入迷過,有時晚上聽到十來點回家,星期天一聽就是半天,為此也沒少受老師和家長的批評。

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初,大相國寺里的零散場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建了一個曲藝廳。里面表演評書、相聲等曲藝節目,觀眾買票進場觀看。看起來很正規,但觀看時總感覺味兒和以前大不相同,失去了許多吸引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開封網(2010-10-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