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走進開封 >> 印象開封 >> 瀏覽開封

大美開封 風雅汴梁:馬球運動 空前盛行

2015/3/25 12:25:53 點擊數: 【字體:


大美開封 風雅汴梁:馬球運動 空前盛行

宋代馬球
 
大美開封 風雅汴梁:馬球運動 空前盛行

仿宋馬球運動
 
大美開封 風雅汴梁:馬球運動 空前盛行

宋代馬球和捶丸。資料圖片

  馬球是指騎在馬上用棍打球,我國古代稱作“擊鞠”“打球”,也叫“走馬擊球”。馬球起于何時,尚無定論。三國時,曹操之子曹植在《名都篇》中記載,當時的馬球表演者能夠“連騎擊鞠”,且達到了“巧捷惟萬端”的程度?梢姡瑵h代就有了馬球運動。到了宋代,馬球又被稱為“打”或“擊丸”等。由于宋代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迅速,當時的馬球運動空前盛行,它不只是帝王將相的貴族運動和軍營將校的軍訓活動,已發展成為民間的娛樂活動。

  馬球運動是一項驚險而激烈的運動,要求參賽者要有強健的體魄、勇敢機智的素質、高超的騎馬技能和敏捷的球藝。它和古代的“蹴鞠”(足球)一樣,與練兵習武的軍事訓練關系密切。《宋史·禮志》記載:“打球,本軍中戲。”據記載,馬球運動盛行于唐、宋,當時,帝都京城和其他城市,包括一些軍隊駐地都筑有馬球場。如宋朝的大明殿球場等,都是馬球運動的場所。馬球場筑于寬闊的廣場,有的本來就是軍事訓練場。唐代文豪韓愈的詩中曾說:“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場千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繚逶迤,擊鼓騰騰樹赤旗。”詳細描述了平坦如削的馬球場有千步之大,三面筑有矮墻圍繞,其余一面是觀看擊球的殿臺樓閣。球場周圍掛著紅旗,比賽時擊鼓助威。當時馬球是用木頭做的,人們選擇質地堅、彈性好的木料,制成拳頭大的木球,涂上紅色的漆,這便是唐代女詩人魚玄機所描寫的“堅固凈滑一流星,月杖爭敲未凝休”的馬球。當時,馬球的打法是躍馬奔馳,手執數尺長的“鞠杖”擊球,參賽人數沒有固定的限額。裁判者叫做“唱籌”,擊球入門得一分稱一籌,以得籌多寡決勝負。比賽時,兩隊馳馬擊球。在馬奔競之時,把紅木球擊入球門,是很刺激的事。

  宋代馬球運動在唐代的基礎上得到空前發展。據史料記載,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等都十分重視、喜歡馬球運動,許多皇帝都親自從事馬球運動!端问·郭從義傳》記載,宋太祖的愛臣郭從義就是馬球高手,太祖曾命他展示馬球絕技,“從義易衣跨驢,馳驟殿庭,周旋擊拂,曲盡其妙”,說明郭從義馬球技術嫻熟。

  到宋太宗時期,太宗曾令有關部門詳定馬球比賽的規則。據《宋史·禮志》記載,到了每年三月,帝王大臣們都會在大明殿舉行盛大的馬球賽。當時,在球場東西兩端豎木為球門,木桿高丈余,頂上刻金龍,下面設置蓮華座,并進行多種裝飾,安排二人守門,兩名衛士手執小紅旗“唱籌”即大聲公布進球得分。在球場兩端,插日月圖案的彩旗,御衛人員手拿棍棒在周圍守衛。教坊樂隊在兩邊走廊各設五個鼓,演奏《龜茲部》鼓樂助興。東西球門旗下各設五鼓。馬球大賽分為兩場:第一場,是皇新貴族和高級軍政官員,分兩隊,左隊穿黃色襯衫,右隊穿紫色襯衫。第二場,是打球供奉官“宮廷職業馬球隊”,也分兩隊,左隊穿紫色繡花球衣,右隊穿粉紅色繡衣,腳登皮靴。天廄院(宮廷養馬專門機構)專門為馬裝扮,皇帝騎馬入場,教坊樂隊演奏《涼州曲》。皇帝揮杖擊球作示范動作,并按禮儀規定演一些節目,之后,激烈的比賽正式開始。當擊球靠近球門時,鼓手們鼓樂助威,當擊球入門,鼓手們擂鼓三遍。同時,球門旁邊還設置繡旗二十四面,設木架于殿東西階下,每隊得一籌,在架上插一面繡旗以識之。皇帝得籌時,音樂會稍停片刻,大小官員高呼萬歲。群臣得籌則唱好,其他人得籌則下馬稱謝,凡三籌則結束。賽后皇帝為球員賜宴。

  宋仁宗也十分喜愛馬球運動,司馬光在《擊》詩中寫到:“肅奉承軺命,仍陪戲馬游。朋分初迥出,勢合復相收。顧盼華星激,縈回紫電流。良因重嘉好,禮接使臣優。”梅堯臣亦有詩說:“卻入上苑看斗雞,擊球彈金無不為。適聞天子降玉輦,當門虎腳看大旗。”另外,司馬光的《觀試騎射》一詩也描述了宋仁宗統領文武大臣觀看騎射競技表演時的歡喜之情,宋仁宗對馬上運動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到了宋徽宗時期,徽宗不僅擅長馬球,而且特別欣賞馬球表演。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中記載:“今有步打,徒打,不徒則馬打,大有規制體格,用意奇巧,取其精煉者為上,今圣(宋徽宗)精敏此藝,置供御打供奉。”王明清《揮麈錄》說:“崇政殿閱弓馬所子弟武伎,引強如格,各命以官。遂賜坐,命宮人擊鞠。于是馳馬舉仗,翻手覆手,丸素如綴。”則說明宋徽宗對馬球運動的喜愛。另外,宋徽宗還組織成立了技藝高超的宮廷女子馬球隊,每到佳節都組織女子馬球比賽讓百姓觀賞,這使宋代馬球運動的影響越來越大。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記載:“政和五年四月,(宋徽宗)宴輔臣于宣和殿。先御崇政殿,閱子弟五百余人馳射,挽強精銳。畢事賜坐,出宮人列于殿下,鳴鼓擊柝,躍馬飛射,剪柳枝,射繡球,擊丸(打馬球),據鞍開神臂弓,妙絕無倫。衛士皆有愧色。”宋徽宗高興地說:“雖非婦事,然女子能之,則天下豈無可教。”

  對宋徽宗時期的馬球盛況,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記載:“一朋頭(馬球隊長)用杖擊弄球子,如綴球子,方墜地,兩朋爭占,供與朋頭,左朋擊球子過門入孟為勝,右朋向前爭占,不令入孟,互相追逐,得籌謝恩而退。續有黃院子引出宮監百馀,亦如小打者,但加之珠翠裝飾,玉帶紅靴,各跨小馬,謂之‘大打’。人人乘騎精熟,馳驟如神,雅態輕盈,妖姿綽約,人間但見其圖畫矣。”詳細描述了宋徽宗的宮廷女子馬球隊在開封金明池寶津樓前給百姓進行打馬球表演的情景。

  南宋時,宋孝宗本人就是有名的馬球高手,對馬球運動更是推崇有加。孝宗是太祖的七世孫,聰明英武,曾銳志北伐中原,崇尚練兵習武,時常親自組織軍隊將佐進行馬球競賽,并“躬御鞍馬”參加比賽。遇到風雨天氣,在空中張起油布簾幕,在地面鋪上細沙,賽球也會照例舉行。眾大臣認為他擔當國家重任,不適宜參加這種勞累、危險的活動,并紛紛上書進諫,但他對馬球的喜愛絲毫不減。有一天,孝宗親自鞍馬擊球,由于玩的時間過長,馬過于疲勞而不聽驅使,逃出賽場,闖到殿旁的走廊里。當時廊檐很低,眼看孝宗有頭撞矮檐而墜馬的危險,群臣驚呼失色,急忙趕去救護。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孝宗乘勢離馬懸空,雙手抱住橫梁,安然無恙,眾人高呼萬歲,贊頌孝宗英武天縱。

  宋代最高統治者為避免晚唐五代藩鎮割據的局面,特別注重控制軍隊,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馬球游戲也是控制軍隊的方式之一。據記載,自太祖開始,宋代軍中馬球游戲就有很多。例如,愛國詩人陸放翁的不少詩篇即反映他在軍中親眼見到的情況。《丁酉上元》詩云:“突球場錦繡峰,游人士女擁千重。”《冬夜聞雁有感》中寫道:“軍中罷戰壯士閑,細草平郊恣馳逐。洮州駿馬金絡頭,梁州球場日打球。”從此可以看出,宋代軍中的馬球游戲并不亞于唐朝,就側重于游戲而言,甚至還超過唐代。

  宋代還有一些輕松活潑的馬球賽,有的則純屬娛樂性的表演游戲。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時,每年三月,皇帝登寶津樓觀看的“百戲”中,就有馬球表演。在殿前設彩結小球門(單球門),有男子百余人分列為兩隊,分別穿著紅色和青色襖子,不騎馬,各有“朋頭”一名,各拿彩書球杖,兩隊相爭,隊員奪得球子,即傳給“朋頭”,左“朋頭”擊球入門為勝。這叫做小打。在南宋時,杭州每次廟會,走馬、打球便是常有的表演節目。另外,民間還有一種“打球社”(馬球愛好者的團體),多半是“富室郎君,風流子弟”,與一些同人(當時的食客,陪同富家弟子游玩的人)組織的。這些人的馬球活動,側重于表演技巧,是尋開心的游戲,遠非先前的那種激烈的競賽。

  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使宋代馬球運動由宮廷發展到民間,由訓練士兵到供普通百姓娛樂,并建設了專供人們比賽馬球的場地。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城正月十五元宵時節,“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馀里,擊丸(馬球)、蹴、踏索、上竿。”顯示出了宋代馬球發展的盛況和當時豐富多彩的文化風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汴梁晚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品讀開封:北宋時期的兵學一度沉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