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徐善人與鑰師寺的故事

2013/11/12 17:21:17 點擊數: 【字體:

   
    相傳明朝末年,姜店鄉澧河北岸的小李莊東面有一座寺院,名叫“鑰師寺”。后來,因為重修寺院的時候,曾有一段神奇的故事,與岳誠有關,人們又說這寺院是“岳氏寺”了。清末,由于掌寺的和尚敗壞佛風,強霸民女,老百姓一怒之下,把惡僧攆走,把廟宇也拆除了。從此,“鑰師寺”便成了一片荒地。直到解放后,人們還可以看到那里殘留的幾棵樹和地上的磚塊瓦片。寺院雖說沒有了,可“岳氏寺”的故事卻在當地百姓中廣為傳誦。

    徐莊村西頭,有家財主姓徐名憲,是村里四家富戶之一。可他并不滿足。為了發大財,他又在村北臨河的孟集買下一片宅基,辦了一座客店,取名“徐氏客棧”。因為這孟集不但是個集市,而且是澧河的一個重要渡口。過往商客,常在這里落腳,所以生意十分興隆。

    這徐憲原本面善心惡,為人奸刁,自幼跟當地武教師學過幾路拳法劍術,雖然功夫不深,可當地百姓誰也惹不起他。

  且說這“徐氏客棧”中,有位常住的客人,姓岳名誠,三十七八歲年紀,許昌人,以販白布為生。外號白布客。經常奔走于許昌——舞陽之間,“徐氏客棧”是他的落腳點。這岳誠雖是個白布商人,但也懂一些刀、槍、劍術。功在徐憲之上。徐憲發現岳誠功夫比自己強,一有空就找他比武,向他領教一二。岳誠為人豪爽,有問必答。時間一久,兩個人感情很深,后來結成了拜把兄弟。岳誠年長為兄,徐憲為弟。

  從此,徐憲更把岳誠當親弟兄看待,只好讓他搬進自己家中去住,給他謄了三間廂房,經營販布生意,為這,岳誠十分感激。

    這年,該岳誠時運亨通,風調雨順,棉花豐收,家家戶戶紡紗賣布,他的生意十分興旺。進貨容易,銷貨順手,銀錢越來越多,徐憲嫉妒得眼都紅了。

    轉眼已到臘月,岳誠準備回家過年,他把掙來的錢拿出一些,酬謝徐憲的關照,其余的裝在兩個皮箱里,準備帶回家去。晚上又備了一席佳肴美酒,宴請徐憲全家。席間,他對徐憲說:“明天我要回家了,今年財源興旺,多虧老弟關照,改日請老弟親臨許昌,痛痛快快地玩上幾天,如何?”徐憲說:“岳兄不必客氣,不知明日何時起身?”岳誠說:“白天道路泥濘,夜間有凍,還是早點動身,雞叫起程為好。”岳誠說:“如此甚好。”說罷,分頭歇息不提。

    且說這徐憲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兩箱白花花的銀子,時刻在眼前晃動。心想:“我徐憲雖是家產不薄,但并非村上首戶。如果這兩箱銀子落在我手……”他越想越美,可也越想越怕。他想岳誠功夫在他之上,萬一不能得手,后果不堪設想。思來想去,決定要下毒手。

    第二天,雞叫頭遍,岳誠翻身下床,去上房喚起徐憲。徐憲說:“天色還早,岳兄身帶重金,孤身趕路,我可時時放心不下呀。我想送你回家,請你不必推辭。”岳誠見徐憲如此誠意,連連道謝。

    徐憲從馬棚牽出三匹馬,一匹馱銀子,兩匹做坐騎,二人各帶撲刀一把,在昏昏蒼蒼的夜色里,開始動身了。

    過澧河,經董寨,再往北走,就是南北十五里,東西三十里不見村莊的老洼坡了。這老洼坡有條泥河橫貫東西,離北舞渡五里,有座小石橋,起名“五里橋”。橋南面是個大土崗。據說是前朝一個武舉跑馬練武的場所。三匹馬緩緩而行;不多一會兒,來到跑馬崗上。徐憲對岳誠說:“下崗便是五里橋,這里遠離村莊,常是強盜出沒的地方,你可要小心點兒!”岳誠會意,明白他的意思。下了跑馬崗,踏上小石橋,剛到橋中心,忽聽徐憲大喝一聲:“那邊橋下有人!”岳誠大吃一驚,急往下看,就在這一瞬間,一道寒光掠過,白布客岳誠便在這人面獸心的“朋友”刀下斷了性命。后來,人們稱這個橋為“白布橋”。

    這時侯徐憲雖然做案得手,可也有點兒后怕。他慌忙將岳誠尸體掀進河底,回身上馬,驅趕著另外兩匹馬,急忙回村了。回來時,天還不亮。若問,這一個來回二十多里,從雞叫到現在,天怎么還不大亮呢?這里因為徐憲善于學雞叫,本來五更雞叫,他為了謀財害命,不到四更,便起來學了幾聲。

    徐憲得了這筆錢財,在澧河北岸又買了五頃四十畝地雇了大批佃戶,一下子成了方園有名的大富戶,日子過得像神仙一股。

    有道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不到”。徐憲的日子這樣好,可有一事不能隨心如愿。妻子連生三個孩子,都是落地便死,沒一個成人。眼看四十多了,還沒立子。徐憲十分擔心,這萬貫家業,將來沒人繼承。為了求得一子,他跑遍了近百里廟堂寺院,燒香求神,說來也真靈驗,后來妻子真的懷孕了,生了一個白胖小子。全家人愛如掌上明珠。那真是抱起來怕落灰,放下來怕沾土。徐憲還特意給小孩兒取了個美名叫“寶珠”。說叫寶珠,其實比寶珠還要經心,小寶珠雖然生得俊美,卻有一個怪脾氣,終日哇哇啼哭,誰也哄不住,請了多少奶媽都無濟于事。經醫生看,沒病;喂他奶,不嘗;只是一個勁地哭。把徐憲兩口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天,徐憲老婆拿出一匹紅綾子,準備給小孩做衣裳。她量好尺寸,“哧楞”撕下一溜兒。沒想到,這一聲響,小孩止住了哭聲。徐憲老婆十分驚奇,接著又“哧楞楞”撕下一片,再看那孩子,竟然咧嘴笑起來了。她喜出望外,趕緊跑到外間,把這天大的喜訊告訴了徐憲。徐憲—聽,半信半疑,慌忙隨妻子看個究竟。一看,果然不錯,樂得他手舞足蹈,不小心將桌子上的細瓷金花茶盅碰落在地,“叮鈴”一聲,打了個粉碎,他連聲說可惜、可惜!忽聽小寶珠“咕嘀嘀”笑了一聲,徐憲高興的象瘋了—樣,上前一把抱住孩子,親了又親,連聲說道:“我的小寶貝,只要你能笑,不要說撕綾子,打茶盅,就是割我身上的肉我也舍得!”

    從此,徐憲叫家人買來綾子,茶盅,天天撕綾子,摔茶盅,供小孩玩。

    轉眼就是十二個年頭,撕碎的綾子足有一千匹,摔碎的茶盅也有幾萬盞,徐憲為買綾子、茶盅花去了半個家產,才使小寶珠終于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少年。

    小寶珠容貌俊秀,聰明過人。自小跟徐憲一樣,喜歡打拳舞棒,騎馬耍刀。只是嬌慣成性,說要啥,馬上就得辦到。稍不隨心,便大哭大鬧,誰也沒有辦法。徐憲只好百依百從,滿足他的要求。一天,小寶珠對父親說:“爹,我要騎一匹大馬。”徐憲說:“好好好,爹給你牽去。”寶珠說:“咱家的不行,你給我買一匹像房檐那樣高的白馬。”徐憲說:“好好好,改日我就去買。”寶珠說:“不,現在就去。”徐憲見兒子有點不高興了,忙說:“好好,我這就去,這就去。”說罷,帶上銀錢出門買馬去了。

    徐憲不知跑了多少里路,也不知串了多少集市,終于買回來一匹像房檐那樣高的大白馬,交給寶珠說:“孩子,騎兩圈讓爹看看。”小寶珠翻身上馬,手握單刀,繞著一片寬闊的場地,飛奔起來。徐憲見兒子騎馬舞刀,更加英俊威武滿心歡喜。小寶珠跑了三圈,勒住馬韁,對爹爹說:“爹,我再跑上—圈,如果我飛馬跑到你面前,你能飛步用刀穿刺馬腹,我就叫你爹;不然,我一輩子也不叫你爹。”徐憲雖然可惜這匹馬,但為了孩子能叫爹,還是應允了。只見寶珠騎馬舞刀,繞場一周,飛近徐憲身邊。寶珠在馬上高叫:“爹,扎,快扎呀!”徐憲聞聽,不敢怠慢,一個箭步跨過去,一刀扎在馬的腹部。那馬向前一沖,刀鋒剖開馬腹,腸子流了出來,撲通一聲栽倒在地上死去。小寶珠也隨馬倒下,脖頸正好碰在手中的刀鋒上,頓時氣絕身亡。

    徐憲一見馬死人亡,頓時驚得昏了過去。好容易被家人喚醒,發瘋似地上前抱住兒子哭得死去活來。

    從此以后,徐憲天天想念兒子。時間久了,竟害了想兒病。睜眼閉眼,總看見兒子的身影在跟前晃動。不論誰家的孩子走在他面前,拉到自己懷里就叫“寶珠”。時間長了,竟茶不思,飯不飲,病在床上,起不來了。

    一天清晨,忽見家人從外面給他帶回一封書信,打開—看,信文是一首詩,寫道:

    “奉勸爹爹莫心急,孩兒在此甚安逸。

    若想父子見一面,八月中秋陰陽集。”

    落款是“寶珠敬上。”

    徐憲看罷,又驚又喜。驚的是明明兒子死去,怎的又來書信;喜的是終日盼兒,總算盼到了消息。最后,他還是決定,哪怕是鬼,他也要再和兒子見上一面,縱死九泉也瞑目了;可又想,這陰陽集每天早晨人鬼混合做買賣,當地人習以為常,也沒啥可怕,徐憲見兒心切,吩咐家人,明日備一輛車,前往陰陽集見兒子去了。

    一路上風餐露宿,八月十四日傍晚,徐憲來到駐馬店陰陽集大街,住進街上一家客店,晚上,人畜安排停當,便向店家打聽“寶珠”的下落。不料,店主人一聽,張口問道:“你可是舞陽城北徐莊村的徐憲先生嗎?”徐憲一驚,答道:“在下便是。先生如何知道我的名字?”店家道:“不瞞你說:咱們是老鄉呀!我叫劉三,我家和你家不過一里之隔,干柴廟村北邊南舞渡,小時候,有年洪水暴發、莊田被毀,我父領我逃荒到這里。后來多虧朋友相助,在這里開店為生,如今已五十年沒有還鄉了。”徐憲一聽,心中大喜,遂將兒子捎書的事兒向劉三說了,并托劉三打聽寶珠的住處。劉三聽罷說:“我就是聽你兒子說,才知道你今天要來,他還叫給你安排住處,明早五更,你兒子就來接你了。”徐憲連聲道謝。不想劉三臉一沉,湊近徐憲說:“徐兄在鄉間可曾做過虧心事嗎?”徐憲一驚:“這是從何說起呢?”劉三說:“實不相瞞,你這個兒子是一個與你有不共戴天仇人的化身,他今天約你來,不是與你續父子之情,而是專門報仇的。我說這些,要是外人,他們決不會給你說出。”徐憲聽罷,嚇得出一身冷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哀求劉三救命。劉三將他攙起,說道:“我既已向你泄底,就要救你出籠;不過,你既然來了,還是和你兒子見上一面為好。”徐憲一聽,更覺害伯。劉三低聲說:“到時你看眼色行事吧!”

    第二天五更時分,劉三將徐憲倒扣在院里的一口大水缸里,上部鑿上一個指頭粗細的小孔,他讓徐憲藏在里面別出聲,很小一會兒,只聽一陣馬蹄聲響,外面沖進一匹馬,馬身上坐一少年,手持一柄大刀,殺氣騰騰。徐憲在缸里透過小孔看得真切,這馬還是自己給兒子買的那匹馬,那少年分明是自己的兒子寶珠。他多么想一下子撲上去抱一抱自己的兒子啊!但忽然想起劉三的話,又冷靜下來。

    只見那少年來到院里,翻身下馬,高聲問道:“店掌柜,徐憲來了沒有?”只聽劉三從容地答道:“不曾來我店里,莫非投了別家客店。”少年聽后,咬牙切齒地說:“徐憲老兒,今天你如果進進我這陰陽集,我也要讓你知道我姓徐的鋼刀的厲害。”說著,“乓”的一聲將鋼刀向倒扣著的水缸上拍了一下,然后縱身上馬而去。

    直到聽不到馬蹄聲,劉三才將癱倒在水缸底的徐憲攙到房中,好半天才清醒過來,撲通跪下,謝過劉三救命之恩。劉三說:“這里不是久留之地,你快快化妝逃走吧!”

    劉三掩護住徐憲,化妝成一位道人,混出了陰陽集,乘車急奔家鄉去了。   

  從此,徐憲改惡從善,再也不干虧心事了。對家鄉窮人冬舍棉,夏舍單,修橋補路積陰功,以贖自己的罪過。后來,為了超度岳誠,又舍去了澧河北岸的五頃四十畝地,重修了鑰師寺,據說還重修了琉璃廟、關帝廟、姜店的半河橋,為岳誠塑了金身。當地百姓,見徐憲如此仁慈好善,便尊他為年“徐善人”。從此,“岳氏寺”和“徐善人”的故事便在當地百姓中流傳下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