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節”的由來
2012/4/19 14:37:1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農歷十月初一,是我國民間的祭祖節。舊時,每當這一天,民間家家戶戶都要上墳燒紙。說起祭祖節的來歷,這里面有蔡倫造紙和蔡莫燒紙的故事。蔡倫發明了紙,解決了寫字困難。當紙剛發明出來的時候,人們爭著購買,很賺錢。這時,蔡倫的嫂子慧娘看造紙有利可圖,就讓丈夫蔡莫去蔡倫處學造紙。蔡莫學了3個月,辦起造紙廠,他造的紙質量粗造,賣不出去,慧娘就想辦法上吊裝死,讓蔡莫在棺材前燒他造的紙。蔡莫邊燒邊哭,悲哀不止,死去活來。這時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門開開讓我回來。”這一下,可把人們嚇呆了,大家壯著膽子把棺材的蓋子揭開。慧娘坐起來,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讓我回來?”在場的人們一聽,知道燒紙有這么大的好處,都掏錢向蔡莫買紙,不到兩天,堆積滿屋的草紙購買一空。慧娘還陽的那天,正是農歷十月初一,因此,后來人們都在十月初一祭祖,上墳燒紙,以示對先輩的懷念。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