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失火的傳說
2012/4/19 15:50:03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龍池景色名聞洛陽,常引得帝王和百官到此一游。那年夏天,武則天來到龍池溝避暑,但見曲谷幽深,林木蓊郁,百花爭艷,小溪潺潺,一路暑氣頓消。她沿溪北進,越進景色越美,來到深潭邊,見水清鑒人,游魚歷歷吸浮葉,彩蝶款款戲柳枝,竟似世外一般,不由贊道:"好去處!"
武則天住進龍?zhí)端隆K轮杏幸桓吲_,臺上建有檐角高聳的亭閣。她白天流連潭旁戲魚,晚上登臨高臺賞月,炎夏,過得竟似中秋一般,涼意爽身,心坦氣暢。這位熱衷于權(quán)柄的;女皇人;也忘卻公務(wù),出迷戀起世外閑適的生活來。真是;樂不思蜀了。女皇過得愜意,便派人在寺東邊崗頂上專門蓋了糧倉,打算美美氣氣長住下去。轉(zhuǎn)眼間,夏去秋來。留在東都洛陽的狄仁杰等重臣派人請圣駕還京。武則天想想朝廷的公務(wù)繁忙,憂心忡忡,更不想離開這人間仙景,就想方設(shè)法捱著不愿離寺。后來,朝臣們多次表催親迎,武后仍是置若罔聞。眼看著秋天將過,武則天仍然無返京意思,而且給來迎圣駕的人大大寫了“延秋”二字。狄仁杰見皇上老不回宮,影響國事,腦瓜一轉(zhuǎn),派人悄悄燒掉寺旁的糧倉。沒了吃的,氣得武則天柳眉倒豎。可她仔細一想,臣子們也是為了自己的江山著想,堪稱用心良苦,就消了氣,沒有追究糧倉失火之事,圣駕返京了。
武則天在龍?zhí)端卤苁畈凰挤禋w,還想延長秋天的事傳開后,來這里避暑安家的人愈來愈多,慢慢形成了村莊。并且約定俗成以“延秋”二字取了村名。 清朝年間,這里商戶云集,逢雙日有集,成了遠近有名的集鎮(zhèn)。那臨街建筑也為了方便雨中交易,一律出了一二米寬的房檐,在洛陽一帶獨具特色。 現(xiàn)在,龍?zhí)豆潘乱咽幦粺o存。潭東山頂圓臺上,僅有一堆青色的殘磚碎瓦,四周的麥田里,還可見燒成黑焦炭的麥粒,村人稱之為火燒麥。然而,每年一度的農(nóng)歷三月十八,龍?zhí)端麓髸张f吸引得滿溝人來人往,交易繁忙。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