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貧寒者多穿木屐,到東漢時則毋論貴賤均穿漆木屐,婦女出嫁亦穿五彩漆畫的木屐。這說明,這時漆畫水平已很高,經過漆畫的木屐,顯得美觀時尚,因此成為洛陽人的最愛。
4 皇宮門戶皆朱漆
從東漢始,洛陽皇宮、皇家園林、皇家寺廟的門窗、殿柱皆用朱漆裝飾。
永寧寺是北魏洛陽規模最大、景觀最為奇麗的皇家寺院。《洛陽伽藍記》說,永寧寺“浮圖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
上陽宮是唐代洛陽的離宮。李賡《東都賦》說:“上陽別宮,丹粉多狀,鴦瓦鱗翠,虹梁疊狀。”從詩賦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想見上陽宮里那些有琉璃瓦和紅油漆殿柱的建筑的高大宏麗。
北宋末年,宋徽宗曾對西京(洛陽)皇宮進行過一次大修,城垣擴大到16里,超過了前代!端问贰酚涊d,這次創修大內,“合屋數千間,盡以真漆為飾,工役甚大,為費不貲”。髹漆之時,“須骨灰為地,科買督迫,灰價日增,一升至數千”。洛陽城外四郊20里內之墓冢,“悉被發掘,取人骨為灰矣”。
宋徽宗為髹漆裝飾宮殿,要求用骨灰打粉底,導致瘋狂的掘墓取骨燒灰活動。如此昏君,不亡國才是怪事!
在唐宋時,洛陽貴族之家也用朱漆裝飾房屋。如白居易在履道里修葺新居,油漆朱色門窗,并造池上橋,植花草樹木,此工程由當時的河南尹王起負責。
5 夾纻干漆造佛像
為適應制作各種器物的需要,漆器胎骨至戰國而大備,木胎之外還有夾纻(zhù)胎、陶胎、金屬胎、絲麻、皮胎和竹胎等多種,僅就木胎來說,就有斫木胎、旋木胎、卷木胎,還有通過雕刻成型的胎體,特別是絲帛上髹漆的品種。
夾纻干漆造像,是武則天時期洛陽漆匠和雕塑家的一大發明。雖然夾纻胎漆器出現得很早,但用夾纻干漆造像在武周之前并未有文獻記載。武則天任命薛懷義為白馬寺方丈,并命他督造一尊大佛。這尊大佛高九百尺,僅鼻子中就可容納幾十人,其制作工藝是用纻麻做胎,然后再反復油漆。遺憾的是,大佛后來被薛懷義放火焚燒了。
唐代官營工場的工匠,其職業是世襲的,不能隨便改業。所用的工匠,不僅有嚴格的管理,在勞作前都由少府監負責,進行技術培訓。據《新唐書》記載,漆工的培訓期是一年,這樣保證了每個工匠都是熟練工匠。
今白馬寺中有十八尊夾纻干漆羅漢像,是元代文物,這是南宋滅亡后,由俘虜的一批南宋官營工場的工匠制作的。
洛陽漆器在歷史上享有盛譽,其工藝歷代傳承,至今并未完全失傳。但該工藝目前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窘境。我們有必要重新叫響“洛陽漆器”,做大做強這個文化產業!驹瓨祟}:且憶熊耳滿山漆——洛陽漆文化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