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燈圖片(資料圖片)
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統一天下后,為了慶賀這一功業,在宮廷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艷姿。宮燈的制作技術逐漸傳入民間,而其鼎盛時期,則是在隋唐。隋煬帝大業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陽陳設百戲,遍布宮燈,飲宴暢游,全城張燈結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節,家家寶燈高掛,這種風俗,傳至全國,波及海外。宮燈不同于現在的任何燈具,它是燈具與工藝美術完美結合的產物,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既有實用價值,又表現出東方藝術和我國民族風格,極富文化藝術鑒賞價值。
一般的宮燈主體基本采用的是高檔玻璃卡紙敷彩,框內畫面則是各色剪紙,周身嵌畫絹或玻璃,以青銅器為原材料制成的宮燈并不多見,吳建明介紹的這款西漢宮燈,收藏價值頗高。實習生 蔣云俠【原標題:宮燈,富有東方特色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