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洛陽

高科技監測手段助龍門石窟大膽“亮寶”

2016/6/29 11:14:06 點擊數: 【字體:

 
  新華社鄭州3月10日電(記者桂娟)曾經只能隔欄遙望的龍門石窟特窟看經寺10日窟門重開,時隔63年后游客得以再度入窟近距離觀賞唐代石刻藝術瑰寶。然而擔憂隨之而來,如果有人觸摸、刻劃、碰撞文物或以閃光燈拍照,這些行為可能會對文物帶來影響。
 
  龍門石窟為敢于“亮寶”,相應采取了有關措施以確保文物“毫發不損”。龍門石窟研究院石窟保護中心主任陳建平說,近年來龍門石窟利用新技術治理危巖崩塌、石窟風化、洞窟滲漏水等三大病害取得顯著成效,看經寺等洞窟的穩定性進一步增強,特別是高科技監測手段的實施,可以及時掌握石窟穩定性和文物保存環境的細微變化,只要相關防護和管理措施到位,就不會對文物造成大的影響。
 
  看經寺是龍門石窟近年來建立的“世界遺產監測預警體系”的代表性洞窟,洞窟內安放有紅外照相機、裂縫計、溫濕度計等儀器,隨時監測壁面溫度、環境溫濕度、洞窟滲漏水及巖體穩定性等重要指標。同時,監測設備會連續不斷地將數據傳送至監控中心,有任何異常均會被及時發現。
 
  “監測設備是整個洞窟的‘體溫計’,對洞窟內文物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陳建平說。
 
  歷經千年風化和滲漏水侵蝕,一些造像已十分脆弱,佛像外的彩繪早已斑駁不清。為了使看經寺文物永久保存,科技人員對其進行了三維掃描,建立了數字檔案。
 
  據了解,“數字龍門石窟”建設工作已開展了10年,目前利用三維數字化信息技術已完成了包括看經寺在內的所有洞窟三維數字掃描、建模和每尊造像的數字化存儲,建立了洞窟數據庫和洞窟模型,為文物保護研究建立了完整、準確、永久的數字檔案,也為文物保護修復提供了依據。
 
  陳建平說,看經寺開放之前,科研人員已對其采取了必要的保護性措施,利用新技術、新材料對29尊羅漢像進行了清除浮塵、溶洞支護、雕像加固等措施,確保文物本身不會受損害。
 
  為防止游客可能給文物帶來的人為損壞,工作人員在距羅漢雕刻50厘米間距處加裝了防護玻璃隔斷。此外,在洞窟內凹凸不平的山巖地面上,鋪設了防護地板和步道。
 
  龍門景區還制定了游客參觀游覽相關規定,在洞窟內外設置導引指示,疏導游客安全有序參觀。旅游旺季時,為防止大量游客呼出的氣體可能使洞窟中溫濕度突變,看經寺還將采取限流、錯峰觀賞等措施。
 
  陳建平提醒游客文明參觀,遵守參觀秩序。參觀時應按照導引標識有序進出洞窟,不觸摸、不污損文物,不使用禁用的輔助光源,保持安靜,洞窟內的監測設備是保護文物的必要設施,千萬不要觸碰。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華社(2016-03-10)
0
相關信息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