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愛民者民必報之

2014/5/19 15:36:35 點擊數: 【字體:

愛民者民必報之

百姓送別“一錢太守” 插圖 李玉明
 
    五代后漢隱帝乾祐三年(公元950年)二月,汝州防御使劉審交病死。百姓相約赴京城上書朝廷,請把劉審交遺體留在汝州安葬,以便汝州百姓祭祀護持,朝廷許之。于是,汝州百姓隆重安葬劉審交,立祠堂,歲歲祭祀追悼。太師馮道感嘆:“我曾為劉君幕僚,觀其為政,并無超人之處,既非減民租賦,又非除民徭役,只是以愛民之心行政耳。這是人人都能做的,但眾人不為而劉君獨為之,故汝人愛戴如此。如天下官吏皆效法劉君,何患得民心不如劉君哉!”

    《資治通鑒》記載的這件事,從兩個方面警示著執政者:其一,百姓是通情達理的,他們并非不繳租賦,不出徭役,而僅僅是希望官吏有愛民之心,不要橫征暴斂而已。其二,百姓是知恩必報的,誰愛他們,他們一定會用適當方式報答,尤其是當官吏離職、去世時,百姓的態度最能表達心聲,即所謂“政聲人去后”。

    最能表述這種思想的,是孔子在《論語》中的一番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他認為執政者對百姓施行仁政,百姓就會像群星圍繞北極星一樣擁戴他們。戰國時“孟嘗君買德”的故事驗證了孔子這一論述。

    《戰國策》載:齊湣王的叔叔孟嘗君執掌齊國朝政,但他的封地在薛地,于是每年派門客到薛地收取租賦。有一年,門客馮諼(xuān)即將前往薛地收取租賦,臨行時請示孟嘗君:“回來給您買什么禮物呢?”孟嘗君隨意說:“你看我家缺什么就買什么吧。”馮諼車載契約(竹券)到了薛地,召集百姓后假傳孟嘗君命令,宣布免除百姓所欠債務,并當眾燒毀契約,百姓歡呼萬歲。馮諼燒了契約空手而歸,孟嘗君聽了稟報雖不高興,但也不便責難,只是不樂意地問:“你給我買的禮物呢?”馮諼說:“我看您家里珠寶堆積,狗馬成群,只是缺德,我給您買了德。”孟嘗君不解地問:“德是什么?”馮諼答:“以后您就看到了。”

    不久,齊湣王要收回孟嘗君的執政大權,委婉地說“不敢再煩勞叔叔”,孟嘗君只好辭職,灰溜溜地返回薛地。馮諼提前到薛地通告百姓。當孟嘗君行至距薛地還有百里之遙時,看到薛地百姓扶老攜幼,車載豬羊美酒,等候在那里迎接他。他這才明白過來,對馮諼感嘆道:“先生為我買的德,我今天看到了!”

    孔子關于“為政以德”的著名論述,更為后世無數史實所驗證。《資治通鑒》就輯錄了三十多例這方面的史實。

    東漢和帝年間(公元89年—公元105年),洛陽令王渙居身平正,外行猛政,內懷仁慈。洛陽市場有數十街痞,勾結贓吏,欺行霸市,搶掠商戶,致使市場凋敝。王渙對街痞贓吏逐一查證捕判,人們莫不悅服,市場重歸繁榮。王渙死于任上,歸葬家鄉廣漢郡,靈柩西行途經弘農(今靈寶一帶),百姓如喪考妣(父母親的尊稱,特指已故的父親和母親),設靈案于道祭奠,數十里不絕,官吏問其緣由,皆曰:“往年賣米于京師,多被搶奪,損失過半。自王君主政,市場整肅,未見搶奪,故來報恩。”洛陽民眾為王渙立祠、作詩,每祭奠,皆弦歌而誦之。皇太后聞奏感嘆:“夫忠良之吏,國家之所以為治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詔任王渙之子王石為郎中。

    東漢桓帝年間(公元147年—公元167年),東萊人劉寵為會稽太守,行政寬簡,禁察非法,郡中大治。朝廷任劉寵為將作大匠,臨行之日,山陰縣有五六白發老叟,自言從山谷中來,每人贈送劉寵百錢,曰:“以前太守執政,官吏到民間收租催稅,至夜不絕,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劉寵)執政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此乃天佑小民。今聞明府棄民而去,情何以堪,敬贈薄禮,以為茶水之資!”劉寵感激道:“吾政績平平,何承父老如此垂愛!”乃取一錢,曰:“吾受一錢,珍藏于身,永記百姓恩情!”灑淚而別。于是時人稱譽劉寵為“一錢太守”。后來劉寵又任大鴻臚,再任司空,榮登三公之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4-05-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