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形勝甲于天下,歷史上演繹出諸多波瀾壯闊的戰爭場景。更重要的是,與其他城市相比,發生在洛陽的戰爭具有無可比擬的特殊地位和意義。洛陽居天下之中,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王朝的興衰伴隨著戰爭的人喧馬嘶。從戰爭角度審視我們腳下的熱土,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千年帝都在戰火中的涅槃重生與無盡榮耀。
洛陽,以戰爭開啟了中國文明時代歷史。中國的文明時代,始于夏朝,走進文明時代的步伐,伴隨著矛盾斗爭、暴力沖突——夏朝的第二代君王夏啟與有扈氏之間的甘之戰,發生在我市洛龍區豐李鎮甘水河畔,是中國歷史進入文明時代和階級社會的第一次戰爭,也是洛陽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戰爭。
洛陽,以戰爭見證了中國所有朝代的更替。遍覽中國進入文明時代后的漫長歷史,正統王朝更替時,洛陽都發生過戰爭。夏朝的建立和穩固,有甘之戰;周朝取代商朝,有舉世聞名的八百諸侯會孟津武王滅商之戰;直至唐朝取代隋朝,又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李世民與王世充洛陽鏖戰;即便到明朝取代元朝,也有名將徐達、常遇春攻取洛陽;清朝取代明朝,有豫親王多鐸攻占洛陽等。發生在洛陽的戰爭,展現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
洛陽,因戰爭書寫了中國歷史獨一無二的恢宏篇章。十三朝之所以定都洛陽,除地理等因素外,戰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周公營建洛邑,建立了東方前哨,就近集中看守在滅商戰爭中俘虜的商朝權貴與戰俘,開啟了一個穩定而偉大的時代。至西漢與東漢之交,劉秀在洛陽及周邊地區戰勝了綠林軍、赤眉軍,建都洛陽,開創“光武中興”。
戰火也給洛陽帶來深重的災難:董卓燒洛陽、西晉“八王之亂”,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狂轟濫炸,攻占洛陽后燒殺搶掠……
如英國歷史學家大衛·休謨所說:“歷史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并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對戰爭的科學梳理和理性思考,有助于我們拓寬洛陽人文研究的新領域,更能幫助我們看清歷史云煙中洛陽并不模糊的背影,正確把握洛陽發展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