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衙正門
南陽內鄉縣有一座被稱為“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
內鄉縣衙”,它和北京故宮、保定直隸總督署、山西霍州署,一起并稱為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縣衙內張掛在各個建筑物上的對聯。內鄉縣衙所有建筑物前的匾額楹聯都以其語言精煉、內涵豐富、寓意深遠而令人贊不絕口。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11月26日在荷澤召開座談會期間,他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說,此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系。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這幅對聯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內鄉知縣高以永撰寫的,保存在河南內鄉縣的古縣衙,被廣為稱頌。此聯之所以久傳不衰,就在于它用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與“百姓”的關系,足以令為政者思考和銘記。
河南內鄉縣衙位于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沿內鄉縣城東街,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現存建筑群為清代所建,縣衙坐北朝南,存房屋98間,建筑面積2704平方米,有大門3間,大堂面闊5間。內鄉縣衙建筑自南向北主要有“照壁、宣化坊、大門、儀門、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大堂、門房、屏門、二堂及兩廂、刑錢夫子院、穿廊、三堂及兩廂、東西花廳、東西庫房院和后花園,有寅賓館、衙神廟、土地祠、皂壯快三班院、典史衙、縣丞衙,有膳館、監獄、吏舍、主簿衙等。
內鄉縣建筑群具有獨特的建筑風格。它在整體布局上嚴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規制,表現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同時,內鄉縣衙受主持營建者、浙江紹興籍正五品縣令章炳燾的影響,整個建筑群融長江南北風格于一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深邃森嚴,變幻無窮,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
自古以來,
內鄉縣衙受到許多政要來訪,1995年6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镕基在時任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的陪同下訪問內鄉縣衙,并給予這副對聯以高度的評價。1999年5月25日,江澤民在視察河南南陽時得知這副對聯,很感興趣,指示中央辦公廳的同志負責查考此聯出自何時何地何人之手。2004年秋,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李克強考察內鄉,也來過內鄉縣衙。2009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來訪,期許內鄉開發利用好這一陣地。2010年12月2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在省委書記盧展工陪同下視察了內鄉縣衙。此外,李嵐清等政要也都訪問過此地。
內鄉縣衙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縣衙之一,對外開放以來,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自身的魅力和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大量專家學者和中外游客,并被譽其為“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衙內還有多個闡釋官民關系的對聯,人稱“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
自駕線路:
鄭州——七里河——許昌——許平南高速——南陽
平頂山 → 南洛高速 → 許平南高速 → 103省道 → 濱河東路 → 北環東路 → 建設東路 → 獨山大道(中段) → 濱河中路 → 仲景南路 → 中州東路 → 中州中路 → 南陽
洛陽 → 洛陽繞城高速 → 洛界高速 → 南洛高速 → 許平南高速 → 103省道 → 濱河東路 → 北環東路 → 建設東路 → 獨山大道(中段) → 濱河中路 → 仲景南路 → 中州東路 → 中州中路 → 南陽
安陽 → 京港澳高速 → 西南繞城高速 → 鄭石高速 → 永登高速 → 許平南高速 → 103省道 → 濱河東路 → 北環東路 → 建設東路 → 獨山大道(中段) → 濱河中路 → 仲景南路 → 中州東路 → 中州中路 → 南陽
(C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