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北京市文物局發布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截至目前,北京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達6383254件(套),占全國的18.93%,其中,珍貴文物439388件(套),占全國的22.76%,可移動文物普查總數與珍貴文物數量均居全國前列;208家單位首次普查出可移動文物;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清帝光緒大婚時的20萬件文物、34件《蘭亭序》拓本、梁思成關于話劇《春華秋實》修改意見的手稿等首次被列入文物大賬。
據了解,2012年,北京市啟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對全市15463家國有單位進行調查。因北京地區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隸屬關系復雜、類別廣、層級多、差異大,組織協調難度很大。此次普查,北京市文物局以文物收藏數量多的各大國有博物館為重點,以中央在京單位為龍頭,采取抓重點、帶中間、以龍頭促難點、條塊結合、分層推進等多種措施推進普查工作,最終339家國有單位被確認藏有可移動文物。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普查過程中,新發現208家國有單位收藏有可移動文物,包括中央單位99家、市屬單位17家、區屬單位92家。北京市文物局新聞發言人于平介紹,以往多認為文物只在文保單位或博物館內收藏,其實很多企事業單位也擁有文物藏品。通過此次普查,北京市首次基本摸清了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初步掌握了北京市文博系統和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以及文物的本體特征、基本數據等。
今年內,北京將完成剩余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不少于150萬件藏品的信息采集和登錄等工作,11月文物大賬將上網公示,屆時,市民足不出戶,上網就能“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