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七歲,明惠若神,魏武(曹操)奇愛之。因晏在宮內,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
《世說新語·夙慧篇》
曹操養子多,這和他喜歡收納已婚婦女有關。例如他曾強奪了關羽喜歡的杜氏,納為己有,也收養了杜氏的兒子阿蘇。要承認,曹操對養子都很愛,視如己出,不過,這些養子當中也有個別講究骨氣的,堅決不出賣自己的宗族,何晏便是其中一個。
何晏來頭不小,他的爺爺,是漢靈帝時候的重臣,大將軍何進,袁紹和曹操都是他的老部下。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知道,何晏的妹妹是漢靈帝的皇后,就是后來的何太后,何進把持朝政,和當時的宦官集團十常侍發生了矛盾,是你死我活的矛盾。
何進將軍的腦子不太好使,居然想到從西北向董卓借兵來鏟除十常侍,而在董卓進京之前,他又被十常侍騙進皇宮,丟了腦袋,還是袁紹曹操兩個老下級帶兵闖進宮門,替他報的仇。
這曹操是個有心人,惦記著老上司何進的家眷,于是,趁著自己當上大司空的時候,就來照顧老上級的家眷,怎樣照顧呢?就是將老上司的兒媳婦尹氏納為己有,當然,順便照顧一下老上司的孫子何晏,將何晏這個拖油瓶也收入了曹家,讓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自小能指導曹操讀書
何晏雖然經歷了家族的覆亡,但從小就生活在富貴鄉里,新爸爸對他又視如己出,何晏應該知足吧。
何晏也聰明,還是七歲的時候,其智商之高,就表現得如同神一般,《太平御覽》記載,有時候老曹讀兵書讀到不明白的地方,居然向何晏小朋友請教,何晏一指點,老曹竟豁然開朗,這不是神一般的聰明嗎?
因此,老曹對他真是出奇的喜愛,把他養在宮中,一直想把他收為自己的兒子。
不過,何晏還是經得起誘惑的,他有他自個的想法,他覺得不能因為繼父的慈愛而放棄自己何家的身份,于是,他在平常生活中就將自己真實的想法體現了出來。
《太平御覽》第三百九十三卷記載說,曹操每次帶何晏出去,就會將他放在曹家子弟的行列里,直接稱呼為曹家子弟中第幾位。
何晏精得很,立即自動站隊,和曹家子弟撇清關系,“坐則專席,止則獨立”,坐的時候坐自己的席位,站的時候另外站一處,顯示獨立的姿態,不和曹家混淆在一起。
作秀宣示宗族歸屬
別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何晏搬出儒家的禮節做擋箭牌:“按照禮,不同姓的子弟是不能在一起連貫坐立的。”瞧這孩子,多有宗族歸屬意識。
光這樣還不夠,何晏還精心策劃了一次行為秀。他在地板上畫了一個小方塊,然后自己待在里頭,別人問他這是為何,七歲的他,以很有責任感的語氣回答:“這是咱何家的宅子。”表面上是玩家家,其實是代表何家向曹家宣示主權:我是何家的孩子。
深受對方的恩德,卻不愿意被對方兼并收買,該怎么表達呢?何晏的方法似乎很得體,一方面尊重對方,給對方面子,另一方面卻用一個行為秀劃清界限,挑明態度,一方小小的虛擬的方格子,代表了何家不可侵犯不可兼并的主權。曹操是個明白人,就好像他當年放行關羽一樣,將何晏放回了何家。
何晏沒有做曹操的兒子,倒做了曹操的女婿,他娶的是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金鄉公主也是聰明之人,當她預料到司馬懿將對何晏下手時,就抱著兒子去見司馬懿,孩子的可愛令司馬懿動了惻隱之心,后來雖然殺了何晏,卻留下了何晏的兒子。【原標題:曹操養子鬧著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