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習武,武生員出身,卻決意遠游,尋求救國救民之道,參與河南起義英勇無畏。他任警察局長時,不懼亂軍,人稱“劉大司馬”。他出任多地縣長,不畏豪強,人稱“強項令”。他病逝后,國民黨元老張繼、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均前來致祭。
他,就是劉泗方。
起義失敗
突圍出城
劉泗方,字濱(炳)閣,河南省內鄉縣夏館鎮北莊村人,生于1880年,1944年病逝。
劉泗方幼年穎悟過人,賦性剛毅,跟隨武生員蕭龍甲練武,1898年,成為內鄉縣武生員。有了功名,衣食無憂。然而,面對現實,他痛心疾首,常對人說:“吾充此鄉邑秀才,究與國事何補?”決意遠游,尋求救國救民之道。
劉泗方在江、淮、荊、湘等地游歷,1905年考入南京高等警務學堂,在此期間加入同盟會南京分部,為早期同盟會會員。1908年畢業后,任職于河南巡防軍。
劉泗方回到河南時,國內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浪潮正由長江流域向北方擴展,他與在豫同盟會員劉積學、周維屏、王庚先、吳滄洲、王從周等聯系,秘密組織中國同盟會河南分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各省紛紛響應。河南推舉張鐘端任河南革命軍總司令,劉泗方時任開封東城區警察所所長,此次擔任巡警方聯絡員。
其時,劉泗方的親戚劉意唐,由開封警官學校畢業,經劉泗方介紹也加入了同盟會。河南著手舉義,劉意唐成為劉泗方的助手,二人通力合作,將河南巡防軍、開封警察局愿意參加起義的官兵都組織起來了。
河南舉義不幸失敗,張鐘端等42人被捕。混亂中,劉泗方和劉意唐帶領部分人員突圍出城,并派人通知吳滄洲等人火速轉移。之后,劉泗方、劉意唐轉入地下。
“劉大司馬”不畏強暴
民國成立后,劉泗方仍在警界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