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南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南陽鄧州花洲書院旅游攻略

2016/5/30 14:53:09 點擊數: 【字體:

 
    乍提花洲書院,也許知道的并不多,因為它畢竟沒有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等中國古代四大書院聲名顯赫,但倘提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則人們一定會耳熟能詳,花洲書院雖在名氣上不能和四大書院相比,但也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
 
    花洲書院始建于宋代慶歷年間,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鄧州知州期間創建了書院內講學堂——春風堂、藏書樓、齋舍,并在書院東側創建百花洲,重修覽秀亭,構筑春風閣,花洲書院因百花洲而得名。公元1045年,范仲淹謫知鄧州,為學風不興而憂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帶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學場所,于是在百忙中謀劃,創辦花洲書院。并且,公余到書院講學。一時鄧州文運大振。范仲淹的兒子、官至觀文殿大學士的范純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書的張載,曾任鄧州知州的韓維,均“從師范仲淹學于花洲書院”。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任葉縣尉。曾到花洲書院瞻仰范公遺跡。作詩云:“范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游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山谷詩注?百花洲雜題》)
 
    花洲書院,便是《岳陽樓記》的誕生地。出河南省鄧州市城區,向東南行不遠,便可見一處竹柏掩映、亭臺錯落的園林式建筑,這便是當年范仲淹知守鄧州時創建的花洲書院了。范仲淹原系江蘇吳縣人,慶歷四年(1044年),由于其主持的“慶歷新政”失敗,悲憤之余,乃上書皇帝,自請守鄧;次年,以給事中、資政殿學士身份來到鄧州任上。
 
    以堂堂副宰相之才智,治一鄧州,范仲淹大顯身手,他重教化,輕刑罰,廢苛稅,倡農桑,一年后,朝廷命仲淹移守荊州,而鄧州百姓因感其恩德,綿延數里,跪道挽留。仲淹為民情所動,終不忍行,遂上書皇帝,懇請留鄧,皇帝也只好特許。
 
    公余之暇,范仲淹多是飲酒攬勝或者講學會友,“七里河邊帶月歸,百花洲上嘯生風”, “主人高歌客大醉,百花洲里夜忘歸”,和朋友在一起,范仲淹一反平日刻板嚴肅模樣,或擊鼓高歌,或迎風長嘯,頗有點放浪形骸。同時,他還在百花洲旁建起一座書院,常于書院內執經講學,為廣大學子傳道授業解惑。書院內,講經者娓娓道來,聽課者如沐春風,這座書院,便是如今的花洲書院。
 
    當初與范仲淹一同貶官的,還有其摯友騰子京。騰子京貶官岳陽后,重修了江南名樓———岳陽樓。新樓落成,騰子京遂派特使,千里迢迢寄信仲淹,懇請其為岳陽樓作記。范仲淹接信后,也不推辭,開始對照岳陽樓文圖,反復揣摩,釀醞文稿。
 
    慶歷六年(1046年)的九月十五這天,范仲淹端坐于花洲書院的春風堂前,揮筆寫下《岳陽樓記》。而花洲書院也因了范仲淹,因了《岳陽樓記》,從此成為天下文人雅士憑吊景仰的一處文化圣地。
 
    自范仲淹以來,花洲書院屢遭戰火焚毀,又歷經修葺,同時又因其風景優美,故而名列鄧州八景之首,曰“花洲霖雨”。書院內既有《岳陽樓記》的誕生地春風堂,又有聳立秋水之上的“覽秀亭”;既有小巧別致、全國僅見的泮池、狀元橋,又有供奉范公塑像的范文正公祠。走進書院,但見亭臺樓榭錯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其建筑皆為江南園林風格。書院外的城墻上,古柏森然,春風閣、文昌閣掩映其間;書院正門前,一橋橫跨城河兩岸,橋上長虹臥波,橋下流水潺潺,更增加了這座千年書院的雅致景色。
 
    北宋紹圣二年(1095年),范仲淹的四子范純粹任鄧州知州,整修了花洲書院。從南宋至明朝,花洲書院屢圮屢修,曾為鄧州州學。嵩陽書院記載:元朝時,曾作翰林院編修的蒙古族乃賢,“世居南陽,曾游學花洲書院”。明嘉靖、萬歷年間,知州張仙、夏忠等相繼對書院進行整修。到了清朝,歷任知州更加重視整修花洲書院,辦學規模越來越大。現在的花洲書院,歷經重修重建,總占地面積4.47公頃,建筑物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書院建筑是花洲書院內主體,為五進四院,中院更有全國少有的小巧精致的泮池,狀元橋,成為書院一大特色。書院西側并列為二進一院的范公祠。范公祠北為新建四進三院的名人館,中院有古三眼井——范公井,整個建筑風格為清代北方建筑。百花洲位于書院東側,緊臨鄧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墻。布局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別有洞天組成。別有洞天假山將南北隔離,洲北湖內大小三島,島上再現范仲淹任知州時與民同樂的嘉賞亭及菊花臺等。百花洲建筑采用范仲淹家鄉清代江南園林風格。從而使花洲書院形成完美一體的中國典型書院園林。
 
    完美園林
 
    花洲書院地理位置優越,南臨人民路,東臨東二環、東三環路,周圍布滿賓館飯店。書院內部設施及服務體系完善,年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1046年9月15日范仲淹在此寫下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現春風堂房門兩側掛有范仲淹后裔范文通親筆書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楹聯。范文正公祠是明代嘉慶年間鄧州人民為紀念范仲淹所建,現存為清代建筑。房門上方懸掛二十九代孫范文通親筆所題“范文正公祠”匾額。名人館是為紀念古今鄧州籍歷史名人所建,建筑面積480.7平方米,為仿清代建筑。前院正房和廂房為《姚雪垠文學館》,館內陳列有姚雪垠辦公用具,著作手跡及生平著作,中院和后院正房及廂房設醫圣張仲景,歷史名將張巡、鐵鉉等歷史名人紀念館。百花洲由謝絳在1039年任知州時辟建,后由范仲淹修建成書院園林,有菊花臺、亭榭、太湖石點綴湖岸,島內遍植花木,花洲書院由百花洲而得名,重建的百花洲為清代蘇州園林風格。湖島將全湖劃分為大小水面,洲東面為自然收放線的溪流,北端有石舫“香舟”,中段臨水有扇亭“月到風來亭”。南北湖、池水面3778平方米。百花洲之南的賞石園以欣賞石欄、石景為主。賞石園北為五峰假山、五峰書齋和長廊、思范亭,別有洞天,形成一條完美的園林風景線。
 
    2007年,花洲書院被列入河南省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花洲書院成功晉升3A景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一百度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