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青史迢迢走荊河

2013/11/11 9:15:14 點擊數: 【字體:

  
    荊河是北汝河右岸的一條支流。

    《汝州市志》記載:“荊河發源于洛陽伊川縣的馬嶺山和登封市的十村。從許寨、春店之間穿過,東折至楊嶺東北入北汝河,全長27公里,平均寬120米,流域面積約115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786秒立方米,枯水流量為0.1秒立方米。”

    記者近日隨汝州市水利局的趙新貴主任前往探源。

    過夏店水庫,河道進入峽谷之中。兩邊山嶺回旋著緩緩后退,坡上樹木稀少。溝壑如葉脈裸露,不見水的跡象。河中有水,卻是上游煤礦排出的黑水。

    上行約10公里,就是三市交界的馬嶺山,當地人稱馬鈴山。傳說此山原無名,漢代王莽攆劉秀,從汝州追到這里,劉秀在山上遍系馬鈴,風動鈴響,不知有多少兵馬,嚇退了王莽,從此更名為馬鈴山。早些年山根巖底皆有明水出。近年開煤礦,水都漏走了,不到雨季,山表已無水可流。只有登封市穎陽鄉的王堂村還有一眼泉水涌流不絕。

    自馬嶺山南行4公里,有關帝廟村,屬汝州市夏店鄉。河在村中流,村在群山環抱中。千年古樹猶在,關帝廟已成村委會辦公室和日用品商店。村里樓房過半,平房也比別處鮮亮。聽李轉運老人說,是人們去馬嶺山挖煤掙錢蓋的。

    村南不遠,河入1955年5月竣工的夏店水庫。水庫集水面積37平方公里,300多萬立方米庫容,鑲嵌在開闊的山口谷地。至今仍澆灌著3500多畝土地。

    水庫右岸有禹王山,風剝雨蝕不計年,卻有一個人的氣息散入山間,芳華不絕如縷。不是擁有十幾間廟宇,初一、十五安享香火的禹王,是唐代的孟詵。此人高風,官及鳳閣舍人,掌管進奏,卻不媚權貴。武則天賜銀有假,他也敢揭穿。孟詵在神龍(公元714~741)年間告老還鄉,退居伊陽山。因喜好岐黃之術,曾與藥王孫思邈有過深交。退隱之后,遂采集草藥,懸壺鄉里,并有《食療本草》《必效方》《補養方》各3卷流傳后世。《食療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食療專著,手抄本原存于敦煌藏經洞中,被斯坦因盜往海外,幾經輾轉,流落日本。幸得衛生部從日本影印回國,此書才得以重新問世。

    水庫閘門失修,漏水下自成溪。夏店橋西10多米處又有庫水滲流成泉,自左岸涌出。夏店位于汝州市西北22公里處,明清時為商旅驛站。客商從汝州走到這里,天色向晚,北去山深林密,怕刀客截路,都留在這兒過夜,遂有夏店。而今夏店鄉所轄67.1平方公里,44個自然村,近3萬人口,荊河穿境而過。河兩岸村落相連,春種秋收,鋤頭鐮刀已換成各色靈巧的農機,無數雙手依舊撥動著青枝綠葉的生活。

    河下行至毛寨,有自陵頭鄉李窯村、牛頭山而來白沙溝水匯入。

    陵頭鄉位東南望汝州市15公里,因陵頭村西有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三弟魏王趙廷美及其家族的墓葬群,故名。全鄉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有玉皇山、牛肋巴山、平路山、馬頭山、筆架山、牛脾山、鹿臺山等。位于村南的牛脾山上,建有唐代詩人劉禹錫父女的兩座廟宇。各有大殿三間,始建于唐,后多次被毀又重修。建廟敬劉非為詩,只為劉禹錫為官清正,愛民如子。詩人在汝州任刺史期間遇大旱,兩次在牛脾山設壇祈雨滴水未降,性急之下,欲撲火生祭,被女兒秀英攔下,她自己代父投火自焚。偏巧雷電大作,風雨驟至。在那個還不曾被科學之光照亮的蒙昧時代,舍生忘死只為雨,堪稱俠義壯烈!人們安葬了秀英,遂在她捐軀的脾山之巔建塔修廟,是為“劉仙姑廟”初一、十五,香客云集,不為祈福,只為感恩!眼前的廟舍為1993年群眾集資重修。

    河下行兩公里,入騎嶺鄉大張水庫。水庫集水面積39平方公里,興利庫容184萬立方米,1958年4月竣工。由于泥沙淤積,現有效澆灌面積僅600多畝。對大張水庫進行清淤加固,已列入2007年政府計劃。

    距大張村不遠,有水泉自然村,村東一眼碗粗的自流泉終年不竭。旱時澆地,如遇陰雨,泉水流入兩三百畝洼地,形成季節性濕地,補充荊河水量。

    在大張村和陵頭鄉的前戶村附近,荊河兩岸有西周墓葬群分布。1972年到1984年,陸續有青銅禮器銅簋、銅爵、銅觶、銅觥等出土。

    河下行,流經廟下鄉的黃寨、春店。在河口村西注入北汝河。(曲令敏桂焱煒)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晚報 2007-06-0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