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宵節期間各地都會組織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熱鬧一番,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除煩惱、求平安、愿吉祥、祈健康。日前,記者來到長葛市老城鎮和平社區拜訪一位老藝人張廷樹,看他今年元宵節有何打算。
張廷樹今年已經75歲高齡,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蓮花燈舞傳承人。
在張廷樹家中,老人說:“去年,蓮花燈舞在許昌市舉辦的民間文化藝術節暨民間藝術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今年我們還要參加。”老人還告訴記者:“其實獲獎是其次,主要是能夠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使蓮花燈舞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傳承。”
據了解,蓮花燈舞始創于清朝咸豐年間,興盛于同治年間,由家住長葛老城的歸隱官員劉盤石所創,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9年6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張廷樹老人介紹:“蓮花燈舞的表演者皆為十幾歲的童男童女,他們頭扎荷花巾,上穿和尚領鑲邊艷裝,下著燈籠褲,足蹬薄底繡花靴,腰系彩綢,手執兩盞蓮花燈,踏著滿堂紅伴奏鼓點,翩翩起舞。”
蓮花燈舞率真稚拙,藝術套路完美,具有鮮明社火特色,蘊涵民間戲曲元素。舞步以碎步為主,慢如行云流水、急如萬馬奔騰,時而孔雀開屏、瞬間排山倒海,隊形有天下太平、中岳大帝等,變化無窮,造型別致。
張廷樹老人告訴記者:“今年,蓮花燈的編排更為精細,在隊形上增添了文化中國、蛇年大吉等內容。”
最后,張廷樹老人希望記者多呼吁呼吁,“蓮花燈舞創于民間,不僅是珍貴的舞蹈資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歷史、社會、文化、藝術和審美價值,希望大家多關注蓮花燈舞,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一直傳承下去。”作者:李新【原標題:蓮花燈舞:特色民俗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