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許昌

守望“非遺”

2013/12/26 14:53:59 點擊數: 【字體:


    作家馮驥才說:“人類要把握現在,走向未來,必須先理解過去。那些活著的文化遺產為我們連接過去和現在建設了橋梁,也為從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馮驥才先生所言的“活著的文化遺產”,就是潤物無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是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態的民間文化和歷經數千年的鄉土藝術,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傳統手工藝技能等。千百年來,一代代許昌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體現著這片沃土之上有著怎樣厚重的歷史,何等燦爛的文化,又在發展中有過哪些傳承與演變。

  鐘靈毓秀的許昌,被稱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我市文化部門最新統計表明,全市目前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6項。許昌越調,曾唱遍大江南北的“國”字號“非遺”,如今再次綻放華彩;禹州中藥炮制,千年傳承的文化積淀,留下“藥不經禹州不香”的民諺;長葛葛天氏傳說,既是遠古“桃花源”的美麗神話,也讓今人感知先人的文化魅力,還有鈞瓷燒制技藝、籌音樂、艾莊銅器舞、董村木桿秤制作技藝……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許昌歷代先人智慧與文明的結晶,也是承載人文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還是當代許昌人文之美的重要內容。

  走近許昌本土的“非遺”,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非遺”,保護“非遺”,希冀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得以傳承發展,期待“活著的文化遺產”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且用這首小詩作為本文的結尾:“它們源自上古,穿越遙遠的歲月走來,卻又漸漸遠去/它們有無盡的輝煌與痛楚,卻在不動聲色中,堅守文化的尊嚴與禮遇/它們在都市的喧囂中,被輕視或遺忘,卻又帶著根的記憶,指引回家的靈魂和步履。”作者:王嬋【原標題:守望“非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許昌網 2013-12-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