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花開汴梁滕派蝶畫“死”而復生(2)

2013/7/1 14:11:35 點擊數: 【字體:

或滿幅清艷至極的白玉蘭,既不奪蝶之秀色,又是一種突破。

  除了表現形式上的創新之外,祖上的規矩也得改了。佟起來只有兩個女兒,他說二女兒是學美術的,將來會傳承蝶畫。

  “物色好學生很難,需要天分也需要緣分。我一直想找個能像我這樣,死心塌地干一輩子的人,但很難。”佟起來嘆氣道。他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多創作、多留作品,開個展覽,更好地宣傳蝶畫。

    作為滕派蝶畫目前國內的唯一傳人,佟起來在繼承其父畫風的基礎上,在不奪蝶之秀色的同時,嘗試改變襯景,使畫面更加豐滿。圖為佟起來蝶畫作品。

  -后記

  活下去,怎么活?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中國傳統民藝(民間工藝美術)在世界上有著獨特的美名。本系列所涉及的汴繡是“桑者閑閑”的穿戴類工藝,花燈和風箏是“百戲喧嘩”的游藝類工藝,蝶畫是“門舍增輝”的裝飾類工藝,它們是數千種民藝中的個案,把它們串在一起見諸報紙的重要因素,是地域接近性——都是活在開封的百作手藝,都和那個逝去的大宋有著或深或淺的淵源。

  四種民藝,或畫或繡或扎制,技藝不一,其內在品質一律,實用、樸素、溫情,具有與農業文明相適應的智慧,表現出節制與實在的美學品格。它們活到現在,已經是一種巨大的成就。從市政打造“魅力城市”的角度看民藝,從文化保護的角度看民藝,從每種民藝自身流變或每個民藝傳承人自身感受看民藝,問題很多,龐雜的概念有時是要(或只能)著落在一個人身上的,這就是傳承人。屬于特定群體人與人之間的傳承是對民藝最好的保護。人活藝活,人亡藝絕。

  對民藝傳承人的保護,我們的近鄰日韓有非常具體的操作,它們有一個“人間國寶”工程,選拔民間著名藝人或匠人,認定后對其扶助,規定其責任和義務。日本的“人間國寶”年特別扶助金200萬日元(約14萬元人民幣),韓國政府按每人每月100萬韓元(約7000元人民幣)提供補助。要求傳承人研究傳習最傳統工藝,產品可以出售,但不許改變工藝,還要悉心培養傳承者。在韓國,若培養出一個大師,會另外給傳承費。有望成為大師的學生,政府也給經費,老師死了,學生能夠馬上傳承。

  保證一個“活態”的文化,先不能斷線,這是前提。之后會有兩種情況出現,某些民藝因其實用價值的消退不得不衰敗,如打鐵,你不要問它有什么用,對它的繼承是不講條件的,文化需要大量保存東西,盡可能完整地記錄它,因為它曾代表一個時期我們所能達到的高度。對它的“保護”,可能就是停留在博物館里、畫冊里和光盤里。

  還有些民藝是讓它們在現代生存環境中找準位置,重放光彩的。對它們的保護要通過“研發”和““利用”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民藝自身求變、社會認知和政府支持三方面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找準熟悉的現代和陌生的傳統之間的接合點,十分重要。□記者盛夏文圖【原標題:花開汴梁滕派蝶畫“死”而復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6年11月1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