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好,一位農民把銅板刻成了藝術品,有植物,有人物,惟妙惟肖。昨日,在鄭州市老鴉陳村的陳先生家中,記者看到了雕刻畫《漢夫子風雨竹》,兩枝竹子與關公像各由一塊銅板精雕而成。
陳先生說,一幅畫分三幀,中為“關圣帝君像”,左為“風竹”,右為“雨竹”。在陳先生的工作間內放著臺鉆、線鋸等各類設備。“搞這個完全出于個人愛好。”陳先生說,年輕時務農,老來無事,他便拾起了雕刻的愛好。雕刻必須一氣呵成,“有時,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年輕人沒這個耐性。”
怎樣將一幅畫刻在銅板上?陳先生說,他先將畫貼上銅板,再用鉆頭在銅板上一點點地雕刻。雕刻完成后,還需要進過拋光、打磨、上漆、裝裱。
“說起來簡單,整個工序非常復雜。”陳先生說,作畫用的鉆頭直徑只有兩毫米,光用壞的鉆頭就有好幾千個。如今,陳先生已經為他的《漢夫子風雨竹》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王瑋皓 洪波)【原標題:巧手老翁歷時一年銅板之上雕出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