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共518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焦作市的嗩吶藝術和太極拳、懷梆、董永傳說榜上有名。這標志著這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式列入了國家保護計劃。
嗩吶藝術,這株焦作黃土地上盛開的藝術之花,如今已經傳遍大江南北,蓬蓬勃勃地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嗩吶藝術已經成為廣大群眾慶典、儀仗等活動中喜聞樂見的主要形式,也是戲曲、歌舞等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
關于嗩吶
焦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嗩吶藝術就是焦作民間藝術百花園中一枝絢麗的奇葩。
嗩吶,又稱喇叭,是我國各地普遍使用的民族樂器。它發音高亢嘹亮,音域寬廣而富于變化,表現力強,通常在民間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戲曲、歌舞等表演中獨奏、伴奏使用。
嗩吶藝術豐富多彩。在領奏、伴奏或與鑼鼓合奏中,嗩吶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嗩吶藝術適于表現熱烈、歡樂的氣氛和雄渾、壯闊的場面,尤其是豪放、潑辣的曲調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同時,又能深刻、細膩地抒發內在的思想感情,惟妙惟肖地模仿飛禽啼鳴、昆蟲輕唱,給人以繞梁三日的美感。
嗩吶最初起源于波斯、阿拉伯一帶,“嗩吶”這個名稱也是波斯瑪語“Surna”的音譯。嗩吶約在公元3世紀傳入我國。在晉代開鑿的新疆拜城的克孜爾石窟中,第三十八窟的伎樂歌舞壁畫中就有生動的演奏嗩吶的形象。嗩吶在約700多年前的宋末元初傳入中原后,迅速普及并生根發芽,經過不斷地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日臻完善,逐漸成為我國獨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如今,廣泛用于民族樂隊的合奏或戲曲、歌舞的伴奏。
嗩吶,在我國古籍中的記載始于明代。明音樂家王圻在1607年出版的《三才圖會》中寫道:“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于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明代人們稱嗩吶為“唆那”。在當時的戲曲、歌舞表演中,嗩吶已占據重要位置,主要用于唱腔伴奏和吹奏過場曲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是離不開的主要樂器。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編著的音樂史料,把嗩吶歸類于“回部樂”,稱為“蘇爾奈”。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將嗩吶用于軍樂之中。他在《紀效新書·武備志》中明確寫道:“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可見,當時軍隊中的嗩吶的作用和今天的軍號差不多。推測當時不僅軍隊使用了嗩吶,各級官員出行大約也使用了嗩吶以壯聲威。明代王磐寫的一首小令《朝天子·詠嗩吶》為我們透露了這方面的信息:“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嗩吶真正造福于民,在于民間的認可和廣泛使用。幾百年來,遍及城鄉的戲曲班社、鼓樂班、民間社火都將嗩吶作為伴奏和獨奏的主要樂器。無論是逢年過節的戲曲演出、歌舞表演,還是普通人家的婚喪嫁娶、慶典、祭祀,只要高亢嘹亮的嗩吶一出場亮相,就能給我們的父老鄉親帶來歡樂和笑聲。這也許就是嗩吶能夠在中原大地生存、發展,日臻完善并逐漸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原因所在。
嗩吶藝術在焦作
嗩吶來到焦作,是焦作人民的福氣,也是嗩吶的福氣。這是因為,焦作有一位舉世聞名的科學藝術巨星朱載堉(1536年~1611年)。他為了解決樂律學的千載難題,不惜放棄爵位而孜孜不倦地奮斗一生,先后撰寫了《律學新說》、《樂經古文》、《旋宮合樂譜》等20多部音樂著作。在他1606年完成的輝煌巨著《樂律全書》中,運用精密計算法完成了“新密法率”——十二平均律的計算,從而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提出、解決了十二平均律理論原理。
朱載堉既是獨步天下的科學藝術大師,又是長期深入民間和群眾打成一片的民間音樂家。他虛心向民間藝人學習,經常參加民間鼓樂班的演奏,受到了民間藝人和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他通過組建同樂會、金鼓會,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曲牌、曲詞牌、鑼鼓經,撰寫了《工尺譜》和《金鼓經》。通過實踐,他運用十二平均律理論,對嗩吶的發音位置進行了調整,并在嗩吶八音孔的基礎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使嗩吶的音域更寬廣,音色更豐滿圓潤而富于變化,為我國民族樂器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焦作一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民間歌舞、戲曲形式也豐富多彩。隋末唐初,我國最早的戲曲雛形之一的《踏搖娘》就出現在這塊黃土地上。古代這里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商賈云集,加上水陸交通便利及鄂豫晉交通咽喉的獨特地理位置,使焦作成為名聞天下的“覃懷古郡”、“河朔名邦”。明代中葉,這里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戲曲百家薈萃之地。當時,這里村村有戲樓(舞樓),寨寨有戲曲班社,逢年過節,百里懷川幾乎村村唱戲,鑼鼓笙歌之聲不絕于耳。各村寨之間相互競賽,對戲、賽戲之風如火如荼,全面促進了民間歌舞、戲曲藝術的發展。
正是在這文化底蘊極其豐厚的大環境中,加上文化藝術大師朱載堉的積極參與,嗩吶,這個萌芽于異國他鄉的樂器才能夠日臻完美,終于成為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嗩吶藝術已經成為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焦作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嗩吶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