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謝靈運的政治態度和思想性格

2012/4/23 18:06:08 點擊數: 【字體:

 
    晉、宋之間,出現了陶淵明和謝靈運兩位大詩人。他們的出身、經歷、思想和作品風格都有很大不同,成就也不能齊足比肩,但后代的詩人卻常把他們并稱“陶謝”,比如杜甫的“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王安石的“未怕元劉妨獨步,每思陶謝與同游”(《示俞秀老》)、陸游的“陶謝文章造化侔,篇成能使鬼神愁”(《讀陶詩》)。這種情形說明了陶、謝在不同之中又存在某種共同。主要的一點,應當是在晉、宋間“詩運轉關”之中,有著兩位詩人的共同努力。這一“轉關”在內容上的標志是五言詩掙脫玄理的束縛而走向田園山水,“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在形式上的標志是由平典枯槁到聲色大開,“芰荷迭映蔚”、“空水芒澄鮮”。這里借用陶、謝的詩句,不過是把問題描述得形象一點,并不意味著他們各得一偏。正好相反,無論在“轉關”的內容或形式上,兩位詩人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

    歷來的研究者,于陶淵明都無閑言,但對謝靈運則毀譽不一,其所毀所譽,又頗有不盡妥當之處。本文僅試圖對有關謝靈運的幾個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看法,以期作為引玉之磚。
       
    一、晉、宋易代之際的謝氏家族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與政治的關系遠較隋唐以后為密切。高門世族壟斷經濟、政治,也壟斷文化,政治形勢的動蕩總會牽連到文人。魯迅所說《文選》中的作家有一半不得好死,從嵇康、陸機、潘岳一直到謝靈運、鮑照、王融、謝朓,莫不是因為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權勢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特別在謝靈運身上,這種文學和政治的糾葛表現得尤其突出而自覺。因此,弄清謝氏家族在東晉后期政治生活中的比重和作用,對研究謝靈運的思想和作品來說,并非庸俗的社會學方法或者膚泛的題外文章。
       
    東晉的高門素推王謝,然而陳郡謝氏的得以躋于甲族而且居于冠冕,卻大大晚于瑯琊王氏而要到謝安執政以后。《世說新語•簡傲》記載過一段很生動的故事:
       
    謝公(安)嘗與謝萬共出西,過吳郡。阿萬欲相與共萃王恬許。太傅云:“恐伊不必酬汝,意不足耳!”萬猶苦要,太傅堅不回,萬乃獨往。坐少時,王便入門內,謝殊省欣色,以為厚待己。良久,乃沐頭散發而出,亦不坐,仍據胡床,在中庭曬頭,神氣傲邁,了無相酬對意。謝于是乃還。未至船,逆呼太傅。安日:“阿螭(恬小字螭虎)不足耳!”
       
    謝萬是一個典型的紈绔子弟,除了清談和寫文章,于世事茫無所知。王恬是王導的次子,其所以不禮謝萬,自然不是由于謝萬的人品不足取,而是認為兩家的門第不能相埒,近似于王僧達的慢待路瓊之,張敷的輕視秋當。謝安明白這一點,所以不去討這個沒趣。同篇又記“謝萬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是阮思曠在坐,日:‘新出門戶,篤而無禮。”’《宋書•茍伯子傳》記“伯子常自矜蔭籍之美,謂(王)弘日:‘天下膏粱,惟使君與下官耳,宣明之徒,不足數也。”’謝萬當眾“索便器”,不僅是當時的所謂通脫,而且也在顯示高門的驕矜,阮裕的譏評,正是頗為刻薄的針鋒相對。篤,意即老實過了頭而不通世務,言下之意就是有點小家子氣,缺乏教養。荀伯子是謝晦的姐丈,他引王弘為同類而看不起謝晦。阮、荀兩家均為老牌的大姓,謝氏雖然一門顯貴,但在他們的心目中,多少還有暴發戶的味道,所以在嫉妒之外又高自標榜而不屑與之同列。
       
    然而謝氏雖然后起,上升的趨勢卻方興未艾。晉孝武帝寧康元年,桓溫病死,謝安繼而當國,成為王導、庾氏兄弟以后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謝安的治國方針主要有兩條:在政治上“鎮之以和靜”,即保護世家大族的既得利益,竭力調和這個階層內部的各種矛盾;在軍事上,建立一支由中央政權直接控制的部隊,即北府兵。
       
    北府即京口(今江蘇鎮江),聚居著當時南徐州、南兗州的僑戶,“人多勁悍”。桓溫生前,就說過“京口酒可飲,兵可用”的話(《晉書•郗超傳》),有意招募士卒,編為軍隊,但沒有成為現實。太元二年(377),謝安的侄子謝玄奉命組建新軍,加以訓練,號為北府兵。北府兵具有很強的戰斗力,太元八年淝水一戰,以寡敵眾,擊退了苻秦的百萬大軍,使南北對峙的局面得以相對穩定。
       
    東晉的軍事重鎮是荊州,其力量足以扼制揚州,也就是建康一帶的長江下游。大軍閥王敦、陶侃、庾亮、桓溫父子,都是以荊州為根據進而控制中央甚或公然叛逆。世家大族希望維護司馬氏的中央政權——門閥聯合政權,而軍閥則意在削弱或取代司馬氏政權。這種門閥與軍閥的矛盾是東晉南渡以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主要形式。北府兵的成立使門閥的力量得以加強,但是它自身發展的結果又出現新的軍閥,后期的主要將領劉裕就是憑借這支武裝成為宋武帝,而且在奪權斗爭中十分沉重地打擊了謝氏家族。
       
    桓玄起兵叛晉,收買了北府兵的將領劉牢之,攻人建康。當時地位不高的劉裕聯絡一部分北府軍的將領又推翻了桓玄。到晉安帝義熙以后,劉裕的力量日益壯大,漸成代晉之勢。面對這一嚴重的政治局面,門閥內部出現了擁護劉裕和反對劉裕的兩派力量。大體上說,王氏家族擁護劉裕,謝氏家族不像王氏那么一致,謝晦、謝景仁、謝該依附劉裕,謝混、謝純、謝靈運則反對劉裕。
       
   謝靈運的族叔謝混,是謝氏家庭中的一位代表人物,晉孝武帝的女婿,史稱“風華為江左第一”(《南史•謝晦傳》),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稱其“仍世宰相,一門兩封”(卷三十五  《謝弘微傳》條),曾對謝靈運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當劉裕的羽翼漸豐,謝混一度人過劉裕幕府,虛與委蛇,4實際上卻支持劉裕的對立面、北府軍的另一位將領劉毅,期望在二劉之間爭奪的夾縫中延續司馬氏政權,保護家庭的利益不受損害。比之于劉裕,劉毅的某些特點也確乎容易受到高門世族的賞識。劉毅和劉裕一樣,頗有賭徒的性格,桓玄說他“家無儋石之儲,摴蒲一擲百萬”,然而“愛才好士”(《晉書•殷仲文傳》),“縉紳白面之士輻湊而歸”(《南史•胡藩傳》)。謝混企圖利用劉毅,其用意是十分明白的。他們之間相互勾結的情況,史略不詳,但從義熙四年劉毅推薦謝混任揚州刺史以此排斥劉裕入朝輔政一事來看,其間交通策劃,顯然極為密切,所以后來劉毅兵敗,劉裕以晉安帝的名義發布詔書,歷數劉毅的罪狀,其中就有一段:
       
    尚書左仆射謝混憑藉世資,超蒙殊遇,而輕佻躁脫,職為亂階,扇動內外,連謀萬里,是而可忍,孰不可懷!(《晉書•劉毅傳》)
       
    所謂“扇動內外”,和后來謝靈運因為“構扇異同”而出為永嘉太守,都還不能算是憑空捏造的罪名,不過時勢不同,叔侄之間所能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文學網 作者:沈玉成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