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郭曰方:科學與人生(4)

2013/7/12 9:20:17 點擊數: 【字體:

治療就治療,我吃中藥,西藥,當時還有化療,還有體育鍛煉,我每天堅持,從胃癌手術以后,從現在沒有間斷過,風雨無阻。早上沒有上班的時候,休息一年多,不讓上班,我每天兩個小時到公園鍛煉,上班了我每天一個小時,現在我就半個小時了,每天半個小時雷打不動,堅持鍛煉,吃藥、治療,我覺得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動物,他最能夠來挖掘自己的潛力,什么困難,人想做的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自己可以把它安排好,我的生活很有規律,所以現在看來效果還是好的,從胃癌手術到現在已經25年多了,快到26年了,這也是沒有想到的。

  主持人:包括當時這些醫生都沒有想到吧?

  郭曰方:醫生都沒有想到,他們都說你是奇跡,我還是北京市的抗癌明星,他們選了一些材料在晚報上登,我是得票率第二名,第一名是北京外國語學院的一個學生,為什么他得第一名,他當時在北京住院,說他生命只有三個月,他鼓勵他的病友怎么斗爭,后來三個月以后他就去世了,他沒有過來,我過來了。在新世紀劇院,家里還有大獎狀,群眾投票投出來的。

  主持人:您是中國科學院文學與科普協會的主席,剛剛您也談到了關于目前科普創作的一些情況,您覺得從整體上來看,咱們國家目前科普創作存在什么問題?

  郭曰方:你這個問題很大,從總體來看,我們的科普工作目前應該是從內容到隊伍各方面還是發展的,遠的不說,科學大會有一段時間,科普雜志很多,很多陣地來科普科學知識,但后來隨著媒體宣傳方式的多樣化,那種純粹是科普的刊物雜志就停了,因為現在渠道很多,那時候銷路也不太大,就停了,但是從總體講,我覺得包括電視、網站、報刊、專欄,包括隊伍也都是在發展的,總體情況是好的,包括我們這些年出了一批年輕的一些科普作家,也還是不錯的。

郭曰方:科學與人生

  主持人:比如呢?

  郭曰方:比如我講一個例子,我們科學文藝委員會,上次開會的時候你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是年輕的,只有我們幾個是歲數大一點,都是年輕的。一些省市也出來很多年輕的科普作家,另外我們的一些專業作家也參與進來了,剛才講我們當時還要組織他們,現在很多文藝家、作家他們也關注科學,也在寫科學內容的一些作品。另外我們的院士,當然這個有傳統,他們老科學家原來就寫,像華羅庚、茅以升、竺可楨等老一輩科學家他們都寫,現在我們很多院士也在寫,比如說我們潘家錚院士,他寫了一部科幻小說,還得了全國科普獎的一等獎,我們張景中院士是數學家,他搞計算機的,他也出了科普,也得了一等獎,我們很多老科學家也在寫。比如說我們現在還有院士巡講團,科普巡講團,科技咨詢的活動實際上都是在科普,方式很多了,我今天上午到科協去開會,咱們每年5月份、9月份有科技活動日、科技活動周,要策劃百名院士巡講團進高校,實際上這也是科普,包括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現在整個科普的狀況總的還是好的。如果講問題,我認為有這么幾個問題,一個是我們隊伍還是相對的老化,像你們這樣年輕的同志還是少,相對來講還是少,還是以中老年為主力軍,科普界,這樣一個國家,年輕的二三十歲、四十歲以前的太少,占的比例太小,科普隊伍的建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已經呼吁了很多年了,一直沒有解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涉及到整個社會的重視。第二、我們作品的質量不高。跟隊伍有關系,我們這些老同志年紀大一點,他的內容都了解過去那些老的內容,他的方法,寫作的方法也是原來那傳統的方法,現在年輕的同志他不接受,你看他寫的內容都是純粹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

  主持人:一般可能看不下去。

  郭曰方:有些科學家寫的科普作品專業性太強,艱澀難懂,寫了很多科學問題,人家年輕人看不懂,老百姓看不懂,你說這怎么普及。

  主持人:人家就不愛看了。

  郭曰方:他一看就沒有興趣,起不到作用,所以作品的質量,怎么從科學普及到形式多樣的,包括科學思想,各種形式的這種,從內容到形式上的改進,我們的應用技術,這個當然是很重要的。包括全民的科技意識,全民科學素質的培養,反對偽科學,封建迷信,愚昧落后,提倡像胡總書記講的,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落后為恥,科學普及的內容,范圍、視野擴大,更擴大一點。從表現形式上更生動活潑一些,各種體裁都可以運用,這方面人才比較少,科學普及也是專門一方面的學問,你光懂科學,不懂文學藝術也不行,還要加強文學藝術的修養,這樣才能夠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傳播,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也是目前的一個問題。第三、經費問題。現在科普界的經費,從中央講了非常重視,我們要重視科普宣傳,重視科普,實際上到下面來以后,科普經費嚴重不足,我就不去舉太多的例子了,我們的很多,包括我們的科技館,都沒有辦法經營下去了,我們博覽館,自然博物館經費都很困難,我們科普雜志,包括我們的科普的報刊,經營狀況都不是很理想。人家不訂你也沒有辦法強迫人訂,但是從上級怎么加強這方面的經費支持,它是一種教育,是智力的一種投資,不要完全走市場經濟,有些必要的支持還是需要的。中國科協設立科普專項基金我還是比較贊成的,對有重要意義的一些項目給予經費支持。像我剛才講,這本書《人民科學家頌》給予支持,廣西自治區出版局居然拿出10萬塊錢。事實證明,不但沒賠,還賺錢了,光靠發行還賺錢了。10萬不用也照樣印出來了,只要有好的作品還是可以的。但是從政府來講,你要有這種氣派,給那些有意義的項目給予支持,這個我是贊成的。

  主持人:您剛才也說到了,作為一個科普作者,既要有科學的素養,又要懂文學藝術,那么您覺得作為一個合格的科普作者,都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郭曰方:剛才我實際上也講了,要當一個能夠做點成績的科普作家,起碼有四點:第一、比較強的思想修養。有正確的創作思想,你要明確你寫科普作品是為誰寫的,你不要為了個人寫,為了個人出名,為了個人怎么樣,要為我們整個國家、整個群眾的需要來寫,要弘揚,要寫正確的東西,不要去散布那些錯誤的東西,弘揚主旋律,我覺得這是對的。事實上大多數群眾需要的是正確的東西,不是要你寫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作家應該思想敏銳,站得高,看得遠,要捕捉帶有全局性的、全社會關注的這樣一些重要問題,要有正確的創作思想,這是很重要的,不然你走偏了,寫的再多也沒用。第二、有好的科學素養。作為科普作家,你不懂科學不行,我原來最困難的就是這一條,因為我是學文學的,不像現在我們科學院很多年輕人,我很羨慕,他們起點很高,又是博士、碩士,原來學自然科學的,而且都是學的很好的這些學生,起點很高。我根本就不懂科學,學文學,我在小學上中學,我數學多數不及格,我經常禮拜六被老師留到學校,讓我補課,補完課以后再回去,我喜歡文學。所以對科學這一塊,我根本連想都沒想到我會到科學院來,后來分配工作時我到外經部,我覺得還行,搞外事管理還行。后來粉碎四人幫,非讓我到科學院來,我是學文學的,現在想想還真好,因為我恰恰我有了比較多的時間來彌補我一生當中不足的這一個方面,我原來對文學這方面知道一些基本的知識,對科學一竅不通,到科學院來沒辦法,后來當秘書,當科學報總編,逼得沒有辦法,你必須學一點,起碼你不要說外行的話,沒有辦法,接觸多,邊干邊學,我不可能成為科學家,永遠不可能,但是我知道一點點,大的方面我知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 2006-05-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