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劉慶邦:不愛網絡文學,反對長篇崇拜(2)

2013/7/24 18:13:44 點擊數: 【字體:



    論長短

  讀書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劉慶邦短篇小說選》,腰封上打著“短篇小說的教科書”、“短篇王劉慶邦的經典文集”。您自己怎么看這些評價?

  劉慶邦:您看到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劉慶邦短篇小說選》,其實我今年已出了三部短篇小說集。還有兩部,分別是求真出版社出版的《風中的竹林》,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麥子》。前者收錄的是我近兩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新作;后者是“中國短經典”叢書之一種。

  因為出版短篇小說經濟效益不好,一些出版社不愿出。我很感謝這三家出版社,他們可能冒著賠錢的風險。

  關于“短篇王”的說法我一直在否認,一直在自我摘帽。可不管我走到哪里,人家還是愿意拿這頂帽子往我頭上戴,看來想摘掉帽子實屬不易。

  不管是寫長篇,還是寫短篇,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無可厚非。問題是目前對長篇的追逐成了一種潮流,幾乎形成了長篇崇拜。

  出現這種狀況,有多種多樣的原因,如:市場不看好短篇;按字數計稿酬;短篇與影視不容易對接;有些文學獎不設短篇小說獎;短篇在網絡上的點擊率上不去,等等。說白了,主要是利益在起作用。有人甚至提出了“揚長避短”,把長篇看成了“長”,把短篇看成了“短”,這就有些過了。

  其實長篇和短篇各有千秋,誰都代替不了誰。長篇有“長”也有“短”,而短篇有“短”也有“長”。長篇因體積大,包皮厚,容易摻假使水,泥沙俱下。這是長篇的“短”。而短篇至少有這樣幾點“長處”:其一,短篇小說因篇幅短小,節奏均衡,不容雜蕪和放縱,更接近詩性和純粹文學藝術的本質。其二,短篇小說一般來說都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對現實有著極強的穿透力。其三,短篇小說出手快,能夠對現實做出快速反應,以速度體現短篇小說的力量。其四,短篇小說還被稱為禮貌性的文體,因為閱讀起來無須占用讀者多少時間。

  讀書報:在《想象的局限》里,您也談到有時候的自我懷疑,擔心力不能及,不能建成一個完整的或完美的小說世界。那么,您是如何完成短篇構想的?開始小說創作后,筆下的人物會完全按您的掌控嗎?還是由人物自行決定其發展方向?

  劉慶邦:短篇小說是小體量的東西,但不能因為其小,就不需要虛構和想象。恰恰相反,短篇小說的顯著特點就在于它的虛構性,極端的虛構性。它是在現實故事結束的地方開始構建小說中的故事,是在看似無文章可做的地方做文章。

  汪曾祺評價林斤瀾的小說,說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有話則短,無話則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短篇小說的構想是在現實生活只取那么一點,我把它稱為小說的種子。把種子在內心的土壤里孕育過,用自己的心血澆灌過,用心靈的陽光照耀過,才有可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終生長成一篇短篇小說。至于對筆下人物的發展,是既掌控,又不掌控,掌控的是人物的文化心理和性格邏輯,不掌控的是人物自然生長的行為細節。應對筆下的人物有足夠的尊重,是貼著人物寫,不是牽著人物寫。

  食欲高于性欲

  讀書報:《到處都很干凈》是一篇與饑餓和性都有關系的小說,卻寫得很干凈。您的作品中有很多性描寫,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嗎?

  劉慶邦:這是一篇記憶小說,也是一篇反諷小說,其思想內涵有很強的社會批判性。在食的欲望得到極大滿足之后,性的能量和性的消費獲得大幅度增長和大量釋放,社會變得骯臟起來。但是,若像三年大饑荒那樣,掐斷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口糧,白茫茫大地干凈倒是干凈了,但那種干凈是多么可怕。

  我要表達的想法是,人類無論走到哪一步都是困境。性當然是美好的東西,它是生命的根基,是人性的根本屬性之一,從來都是文學描寫的對象。在這篇小說中,性只對食而言,表明沒有了食,就沒有了性,食對性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讀書報:您將自己的小說風格分為兩類——柔美和酷烈,怎么理解這兩種不同風格的小說?

  劉慶邦:這種分類是源于一家出版社的編輯,為出版考慮,他們把我的小說分為三類,除了酷烈小說和柔美小說,還有一類成長小說。我自己在寫小說時,并沒有明確的分類意識。只是在寫煤礦題材時,比較貼近現實,顯得嚴酷一些。而寫農村題材時,出于對農業文明的一種回望,寄托的是鄉思和鄉愁,描繪的多是民俗風情,顯得柔美一些。風格對立說不上,只是作者寫作心理的一種平衡。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華讀書報 2012年09月2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