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文學的轟動與沉寂——訪學者敏澤(2)

2013/7/30 17:17:22 點擊數: 【字體:

志未充分吸收“文革”以前的經驗教訓,不懂藝術規律,沒有認識到藝術的生命力和藝術作為政治社會歷史價值的實現,是建立在審美創造的基礎之上。審美創造是藝術多種價值中的母元素,是根本性的元素。藝術的政治功用、歷史功用要像鹽在水中,無痕有味。魯迅先生說文學是“無用之用”,西方賀拉斯說是“甜美而有用”。如果變成政治說教,作為一種硬加的外加的東西,就不易被人接受。

    適度重視藝術的社會功用是對的。但有一些主流文學只重視政治標準不重視藝術標準,這是一個極端。反對主流意識形態,消解主流意識形態,這是另一個極端,也應注意。

    關于主流文學的創作現狀,我認為有成就,但相對平庸的作品較多。好的作品應讓人拍案驚奇,味之無窮,李漁說置之案頭,不看則已,一看欲罷不能。文學作品首先要吸引人,然后才能講它的價值。讓人硬著頭皮看,不是愉悅,而是讓你產生抵制情緒,這樣的作品,還談什么價值?

    產生偉大作品的條件有兩個:一、從主觀方面講,新時期作家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教訓,而且視野開闊,有借鑒西方各種文學流派的機會。二、客觀上,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變革的深刻是空前的,它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的沖擊是劃時代的,這些是產生偉大作品的必要條件。主客觀的有利條件都已具備,但我認為,要產生偉大作品,還需要創作主體具有:一、豐富的生活知識。生活是第一位的,王夫之說“目之所見,身之所歷,是鐵門限。”二、淵博的文化素養。三、深刻的洞察力和悟性。但現在文學界有一股浮躁的風氣,這是要不得的。

    當然藝術不能以數量決定優劣。幾百部、幾千部平庸的作品不如一部博大精深的有思想內涵的作品有價值。有出息的文學藝術家,不要怕寂寞,不要怕媒體不理解你。歷史是無情的,庸俗化、市儈化的東西很快會被淘汰,有思想內涵、有審美價值的經典作品最終會被創造出來,并且流傳后世。(徐懷謙文)【原標題: 文學的轟動與沉寂——訪學者敏澤】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2002年08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