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李斯后人添墳為何不置墳頭——全國獨一無二的清明掃墓習俗探因(2)

2013/7/31 18:12:28 點擊數: 【字體:

相”,是以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走完一生的。他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后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李斯對中國社會制度和文學、文字等方面的卓越貢獻受到后人的尊崇。
隨著秦王朝土崩瓦解,李斯的“冤案”得到昭雪,李斯后人在上蔡李斯故里這片土地上得以繁衍生息,李斯后人清明節添墳不置墳頭的習俗也得以傳承下來。

    據上蔡縣李斯文化研究學者陳劍峰介紹,“無頭墳”的傳說與李斯魂歸故里的傳說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李斯及家人遺骸被運回上蔡的那天,李宅內傳出雄雞“喔喔喔——喔喔喔——”的叫聲。李宅西邊一位賣胡辣湯的人,聽到雞叫聲心想,李家早已無人,定是哪來的野雞,正好捉來殺掉做一鍋好湯。他越過殘垣進入李宅,循聲來到井臺邊,見一須發皆白的老人正在井邊沉思。便問道:“敢問老者貴姓大名?”老者沮喪地長嘆一聲道:“老夫乃秦丞相李斯,受趙高陷害,魂歸故里。”王氏一聽,拔腿想跑,可腿不聽話。老人說:“不要害怕。我本是天宮的司晨星,誕生時高叫三聲向天下顯威。輔秦統一六國,結果功高蓋世卻被人陷害,尸首異地,天理何在!”說罷忽然不見了,井臺上一只高大的雄雞羽毛殘落、遍體血跡,引頸高叫:“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那叫聲似說:“我冤枉——我冤枉——我冤枉——”

    消息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古蔡大地。有好事者立碑以記之,使之流傳至今。“井上雞鳴”也成為著名的“古蔡八景”之一。

    因為李斯的遺骸被運回上蔡,李斯冤情得到昭雪,這讓李斯后人為紀念李斯之死而在清明節添墳不置墳頭的傳說得到了印證。

    李斯后人

    對弘揚李斯文化的期待
 

    “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咸陽血染衣。”這是唐朝詩人胡曾專為李斯墓題的詩,讀著讓人感慨。

    現存的李斯墓位于上蔡縣重陽街道李斯樓村東南,高12米,底部直徑40米,總面積1256平方米。墓西有李斯跑馬崗、飲馬澗遺跡,墓前有碑石數通,四周松柏環抱。2000年9月,該墓葬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斯后人李占山及李斯樓村對李斯文化頗有研究的李長明告訴記者,現在李斯樓村的李斯后人希望擴建李斯陵園,建李斯紀念館和李斯林園景區,并在駐(馬店)上(蔡)公路至李斯陵園近1000米的道路上分置3道石牌坊。如果條件許可,在陵前一側修建李斯碑林,另一側修建李斯畫廊,以彰顯李斯的豐功偉績,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晚報記者   張廣智  文/圖【原標題:李斯后人添墳為何不置墳頭——全國獨一無二的清明掃墓習俗探因】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2013年04月0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